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多套逆转录病毒系统对比

发布于 2016-06-14 · 浏览 9213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8 年零 33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6孔板种HEK293T,85%密度时共转染逆转录病毒包装体系(载体:GagPol:Vsvg=4:3:1  或者  载体:pCL=1:1),每个孔总计6ug质粒。12h换完全培养液,48h收毒。

取1/10体积病毒原液(150ul)与9/10新鲜培液混合+8ug/ml polybrene,感染6孔板1孔的NIH-3T3或HEK293T,再12h换液,感染后72h拍摄。

img

以上。

自认为如果感染大小鼠细胞的话,pCL-Eco时辅助质粒首选。如果用VSVG的话,敢接专门的pRetro-GagPol搭配pMD2.G效果最好。


另外,最近有试过Clontech的那套系统,GP2-293细胞还是不错的,相当于稳转了Gag.Pol的HEK293T。这套系统好在提供了VSVG、Ampho、Eco、10A1四种包膜(当然,最常用的还是VSVG)。


另外,最近试了MSCV的逆转录病毒。我和另外一个朋友做的结果是:如果用HEK293T包MSCV的逆转录病毒不能用普通逆转录病毒的Gag.Pol质粒(这个我已确定),似乎必须用MSCV专门的Gag.Pol才行(尚未验证,但是已经订购了专用的GagPol,过段时间试试再说)。但是据我朋友说用GP2-293细胞来包MSCV的逆转录病毒的话,就没关系,可以正常出毒。

然后,我好奇试了下clontech的四个逆转录病毒包膜质粒能不能用在慢病毒上,结果是只有VSVG通用,其他都不行。


有问题可以站短或者留言加q,欢迎交流哈。。。


以前的我的帖子:

【原创】比较几套慢病毒系统出毒及感染能力

http://www.dxy.cn/bbs/topic/32533527?keywords=N%E5%A5%97%E6%85%A2%E7%97%85%E6%AF%92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9213

16 40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