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讨论】乳膏剂及软膏剂中难溶药物的加入方法的探讨及个人经手课题的实际案例

中药学其他学科医学生 · 最后编辑于 2016-06-29 · IP 浙江浙江
4615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9 年零 4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最近公司对部分乳膏及软膏项目重新开始研究,碰到了形形色色的问题,在园子里学习了不少有用的知识,也膜拜了不少大神,因此也把自己所经历的一些项目案例总结放到这和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与,版主觉得还行求给积分,让我能看到更精辟的回答。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欢迎大家参与。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特设丁当奖励,有料回复获得丁当,直接追加丁当奖励。

    进入正题:

    乳膏剂或软膏剂的药物可以溶解于基质中,也可以分散于基质中。难溶药物由于其特殊性,一般有以下几种分散途径途径:

  1. 将药物溶于合适的基质(一般指油相基质)中,再将两相混合。若主药在单一基质中溶解不理想时,可以采用混合基质。特别是当加入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时,往往能大大提高药物的溶解度。这是使难溶性药物溶解经常采用的办法。例如,某药物可溶于十六醇中,微溶于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当将此两种基质混合时,药物在混合溶媒中的溶解度增加,稳定性提高。

  2. 将药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再与基质混合。有时的确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溶解难溶性药物基质,那么,先将难溶性药物溶于某种溶剂中,再将其加入基质中。···这种方法千万慎用,血淋淋的现实如下:公司研发3类软膏,由于主药量很少且均不溶于油相,用常规加入方法含量均匀度经常出现问题,因此采用将药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结果被国家局发补了,意见如下1.溶剂残留量如何控制;2.残留溶剂是否会与主药形成新的杂质,3.由于除去有机溶剂,药物重新在乳膏中析出,如何控制药物粒径。然后就悲剧了。还有一些特殊的溶剂,例如碳酸丙烯酯,与较多油性基质不互溶,但是必须用的话,一定要注意含量均匀问题,需要多次均质,让碳酸丙烯酯以不溶性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油相基质中。

  3. 将药物混悬于合适的溶剂中,再加入基质中。使药物混悬于油或水中,再与其它基质混合,制备乳膏剂。此法可保证药物在基质中分散均匀。这种方法比较靠谱,通过均质机均质后,药物能很均匀得分散在某一相中呈混悬状态。但要控制药物的粒径和粒度分布,粒径过大过小均影响药物的经皮渗透性。

  4. 将药物微粉化,直接加入基质中。需要严格控制药物粒径及粒度分布。公司里的软膏课题,处方很简单,也没有促渗作用的辅料。但是透皮实验中,自制样品的渗透量比原研产品大好多,结果显微镜下一看,自制样品的药物粒径远远小于原研粒径,控制了粒径大小后,就没问题了。

  5. CDE关于难溶性药物加入的文章,这文章挺好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下!

   


7 12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