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求助】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VS更昔洛韦

注销用户 · 最后编辑于 2007-07-22 · IP 中国中国
4686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7 年零 36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EB病毒感染所至,血清学检查在儿科小儿患者的初发急性感染中价值有限,往往依赖于外周血涂片异形淋巴细胞比例超过10%来诊断,超过20%诊断价值更大。

我想问大家,异形淋巴细胞是否就是特殊时期的T淋巴细胞,其增殖的意义和机制是什么?

再请教一下治疗的相关问题:

1、更昔洛韦广泛应用于EB病毒的抗病毒治疗,其价值多大?准确的用量是多少,日一次用药和日二次有否区别?合适的疗程为7天,10天,14天,还是21天?停药是否必须异淋降至正常范围,还是临床症状减轻即可,比如热退,肝脾回缩等。

2、更昔洛韦的副作用是否真的很严重,是否需要考虑到治疗中,是否可以在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的EB病毒感染(多数患儿)过程中不使用抗病毒治疗,而仅仅采取支持治疗??

3、对于疾病远期转化。成人曾感染EB病毒比例似乎很高,不知道健康人携带病毒比例如何,意义如何?儿童期感染,可以在临床愈后成为长期带毒者或是排毒者,那么对于患儿将来的淋巴系统肿瘤性疾病,或是鼻咽癌等恶性疾病意义如何?是否需要长期回访关注病毒在体内的潜伏和活化,是否存在患儿抵抗力差时病情反复发作的潜在危险??

4对于病毒感染的自限性,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如何理解?

希望广大同仁不吝赐教,谢谢,再谢!!













7 48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