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重症烧伤诊疗学》读书笔记(二)

修复重建和烧伤整形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2 天前 · IP 辽宁辽宁
703 浏览
icon皮肤小白 推荐


img
img

总结一下第三章、第一节的精华知识点:

1️⃣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容量复苏尚未达标时,避免过激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在容量不足情况下进一步收缩血管加重组织缺血,加重因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非创伤部位组织间隙水肿。

注:儿茶酚胺类常见药物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

2️⃣烧伤初期患者烦躁时,首先应考虑创面大量渗液有效血容量降低所导致的可能。

3️⃣烧伤初期心率增快,主要是应激及机体适应循环血容量减少的自我反应,在没有有效补液的情况下,不要一味的降低心率,提高心肌收缩率,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4️⃣要谨慎使用易导致心率下降和降低外周阻力的镇静镇痛药物。

5️⃣重症烧伤休克期毛细血管渗漏,组织间隙水肿在伤后的12~24小时达到高峰。

6️⃣重症烧伤休克期心肌收缩力降低。

可能的原因:烧伤后心肌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水肿和严重创伤应激状态心肌细胞进入“类冬眠状态”,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抑制,导致其收缩力降低。

7️⃣重症烧伤后缺血再灌注损伤。

重症烧伤从发生创伤到起始复苏间必然需要一段时间,延迟复苏的存在不可避免。

只要有缺血和再灌注存在,就会产生超氧化物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

注:这个跟以往相关资料上所定义的延迟复苏不是太一样,本书把延迟复苏的影响更往前提了。

以往相关资料延迟复苏时间界定:

①国际上普遍认为,对于需要液体复苏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通常指烧伤面积 > 20% TBSA),在伤后2-4小时内未能开始有效的液体复苏,即可视为延迟复苏。

②在国内,更强调伤后6-8小时这个时间窗。如果患者伤后超过6-8小时才被送达医院并开始接受规范的复苏治疗,是典型的延迟复苏。

8️⃣烧伤休克期循环障碍的基本原因:

①血管内容量向组织间隙转移,细胞膜功能变化使水分和钠进入细胞,心肌收缩力降低和血管阻力增高,全身外周血管阻力剧增。

②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心肌收缩力持续降低,心输出量减少更加明显,终末脏器缺血和代谢性酸中毒加重。

之前发的《重症烧伤诊疗学》读书笔记:

《重症烧伤诊疗学》读书笔记(一)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2399665?sf=1&sr=1

延迟复苏 (1)
损伤 (113)
水肿 (162)
7 6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