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治全身100%烧伤患者,12年后他给我发来两条微信
2023年9月5日,我收到了一位患者朋友发来的微信消息。他带给我了两条好消息:(1)他可以骑自行车了;(2)他太太预产期是10月21日。
真是双喜临门!
您也许会问“这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吗?大惊小怪!”
可是,如果我告诉你该患者经历过全身100%烧伤(三度烧伤面积95%),您会不会觉得惊讶?
首先声明:撰写此文前我已经告知了患者并征求了患者的口头同意。为了更好地把故事呈现给大家,我特意翻阅了12年前的病历,同时参考了患者本人写的回忆录。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还是决定按照时间线的顺序展开……
1、 飞来横祸
周鹏,男,1991年出生在湖北黄冈一个普通家庭,家境一般,大专毕业后在东莞市一家建材公司上班,日子过得平淡但幸福。2011年8月12日,因车间石灰罐阀门故障,超量的石灰倒入高速运转的搅拌罐中发生爆炸,滚烫的石灰水瞬间将正在上班的周某击倒并掩埋,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 绝望
周鹏受伤后工友迅速将其从石灰堆中挖出送医。一开始送到具备丰富烧伤救治经验的东莞康华医院,诊断烧伤总面积100%,II度2%,深II度3%,III度95%。由于病情危重,周某入院后迅速陷入昏迷。为尽力抢救年轻的生命,当地医院组织了多次专家会诊,制定了恰当的治疗方案。伤后1个月内进行了3次手术。遗憾的是患者并没有完全清醒,反而因创面感染继发了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败血症,病情危重。当地医院医生权衡再三,认为救治难度极大,并且即使能够挽救生命,也必将遗留全身瘢痕,生活无法自理,终生需要家人照顾。因此,医生多次劝说家属放弃治疗,避免人财两空。
此时,绝望的情绪笼罩在患者家庭之中,周鹏的父母整日以泪洗面,但除了抱怨上天不公之外,又能做什么呢?
3、 放手一搏
周鹏的父母于心不甘,但所做有限,只能苦苦哀求主管医生一定要救孩子的命。2011年9月11日,康华医院邀请时任广东省医学会烧伤学分会主任委员的陈华德教授会诊。陈教授认真听取主管医生汇报,详细查看患者后认为患者病情虽然危重,但也并非毫无希望。陈教授拿出电脑,向患者家属展示了10余例成功救治的危重烧伤患者资料,表示如果家属相信广东省人民医院,愿意放手一搏,可以转院治疗。
一丝希望,让绝望的家庭恢复了一线生机。周先生当天决定将儿子转到广东省人民医院。
4、 万里长征
”转院并不意味着抗战胜利“,时任广东省人民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主任赖文告诉家属“相反,现在才是万里长征的开始“。
好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具有丰富的危重烧伤救治经验。患者转入后,监护、检查、多学科会诊、手术。一个月后,患者病情趋于稳定,终于恢复了意识,可以跟家人及医护正常沟通了。
意识的恢复意味着病情好转,也意味着真正难熬时刻的开始。烧伤患者每2-3天就要进行一次伤口换药,换药的时候医生会去除所有纱布,更换新的无菌敷料,这个过程中,患者感受到的是钻心的疼痛,意志薄弱的患者甚至主动要求放弃治疗。为了帮助周某减轻痛苦,科室引进了笑气镇痛设备,为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无痛换药。同时,科室定期安排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周鹏克服疼痛的恐惧。
对于周鹏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皮源缺乏。患者全身烧伤,仅有头皮有部分区域(约1.5%)可以取皮。为最大限度利用种子皮肤,科室多次采用最先进的微粒皮移植技术。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经过11次手术,周鹏的创面终于痊愈了。



5、 蜕变
2012年2月,经过6个月的治疗,周鹏全身创面成功修复,但生活无法自理。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患者无缝衔接转诊到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进行烧伤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繁琐并且痛苦,但对于周某来说,这点痛苦都不算什么。经过长达2年的坚持,期间多次返回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瘢痕整形手术,包括双侧腋窝瘢痕松解,双侧虎口开大等,患者完成了蜕变,生活可以完全自理了。
6、 奔小康
经工伤鉴定,患者被评定为二级伤残。
工伤鉴定意味着烧伤及瘢痕整形治疗的结束。也意味着患者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是像有些烧伤患者一样躺平混日子,还是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奔小康?周鹏选择了后者。2015年,周某应聘到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工作,主要的工作是为烧伤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康复指导、以及分享工伤认定经验。这一年的工作经历对周鹏帮助很大,让他没有与社会脱节,让他重新在工作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并在工作中体会到了快乐。
2016年,周鹏坚持自学高分通过了会计师资格考试,并在南宁一家建筑材料公司谋得了一份财务工作。2017年,周某自己注册了一家建材公司,并担任法人代表。此后,经过不断地学习与总结,建材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即时2020年以来疫情影响严重,公司也取得不错的经营业绩。
7、 立业成家
历经10余年的磨难,周鹏已到而立之年。
能够立业成家,是周某的梦想,也是周父的梦想。
“我最大的梦想是像普通人一样生活。”,每次听到他说这句话,我都会感到一阵莫名心酸。是啊,烧伤患者所经历的苦,常人怎能想象的到呢?
“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看似轻松平常,但对一个十指残缺、足趾全无的患者来说实则遥不可及。好在周鹏凭借惊人的毅力,在家庭、单位、社会的支持下,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周某2017 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2022 年步入婚姻殿堂,立业成家,他不比普通人做的差!
8、 感谢
周鹏是我的患者,也是我的朋友。我们互留了电话和微信,他时不时会分享一些经历给我。
周鹏常常提及对我们的感激,感谢我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给予我的要比我给予他的多很多——例如坚毅、努力、感恩的品质。





最后编辑于 2023-09-20 · 浏览 4.8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