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多组分小容量注射剂工艺问题的改善

医疗行业从业者 · 发布于 08-19 · IP 湖北湖北
983 浏览

目前一多组分小容量注射剂项目做了一年多,有几点希望和院子里的同仁一起探讨下。

1、由于活性成分是多组分,故各活性成分分别进行含量及有关物质控制;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怎么设计比较合理:单一活性成分分别与各辅料加注射用水放样、再z增加全方、空白辅料溶液还是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2、在工艺放大时,本品主要活性成分在水中几乎不溶,故工艺设计上先采用少量的水加助溶剂搅拌均匀后再投料水溶性差的活性成分,待完全溶解后再补加注射用水至近配制量,再加入其它水溶性高的活性成分及辅料,最后定容;实验室阶段已确定配液温度、加料顺序、光照、惰性气体等参数,中试放大(配液罐是带搅拌桨的上搅拌),在车间生产时,发现水溶性差的活性成分既有容易沉底的(搅拌时活性成分易沉底进入罐底阀,形成搅拌死角),也有较轻容易漂浮在液面的和投料飘到罐壁的,还有易结块的活性成分,这两种属性的活性成分导致有部分原料在加水至近配制量前未参与溶解,后续工艺较难溶解,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想到的解决方式是更改为磁力搅拌(下搅拌)的配液罐,投料时用辅助投料装置改善原料药飘散问题,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车间不接受用小体积配液罐溶解上述成分在转移至稀配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同样的问题,希望共同交流学习下,望各位大神赐教。

16 1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