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JACC子刊:高血压患者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并不增加肿瘤发生

众所周知,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口服降压药物。所谓“是药三分毒”,很多患者非常担心终生服药的副作用,比如长期口服是否会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既往的临床研究和大规模临床研究汇总后的Meta分析都证明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并不增加肿瘤的发生。然而,很多人又担心长期的降低血压带来的扩血管或神经免疫调节作用是否会带来肿瘤风险的增加。近期,JACC:CardioOncology杂志发表了一项最新的患者水平的Meta分析,系统探讨了这一问题。
本研究采用了患者级别的荟萃分析方法,汇总了42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患者层面数据。主要终点为各类癌症的发生,次要终点为特定原因的癌症死亡和特定部位的癌症。预先设定的亚组分析用于评估血压降低效果在基线变量和随访时间上的异质性。统计分析使用了按试验分层的Cox比例风险回归。对于特定部位的癌症,分析补充了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利用与血压降低相关的自然随机化遗传变异来模拟长期RCT的设计。
研究结果显示:分析了314,016名在基线时无已知癌症的随机分配参与者的数据。在中位随访时间为4年(四分位间距3-5年)期间,有17,954名参与者(5.7%)发展为癌症,4,878名(1.5%)死于癌症。在个体参与者数据荟萃分析中,未发现收缩压或舒张压降低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关联(每降低5 mm Hg收缩压的风险比[HR]:1.03 [95%置信区间:0.99-1.06];每降低3 mm Hg舒张压的HR:1.03 [95%置信区间:0.98-1.07])。在随访期间,未观察到癌症发生相对风险的变化,也没有证据表明治疗效果在基线亚组间存在异质性。未发现对特定原因癌症死亡的影响。对于特定部位的癌症,未观察到影响的证据,除了可能与肺癌风险有关(收缩压降低的HR:1.17;99.5%置信区间:1.02-1.32)。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显示,收缩压或舒张压降低与特定部位癌症之间没有关联,包括总体肺癌及其亚型。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对42个RCT临床研究的患者水平的Meta分析发现,在31.4万高血压患者中,经过4年以上的随访,药物降压本身并不引起任何肿瘤发生风险的增高。本研究再次为长期使用降压药物的安全性提供了循证证据。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年轻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逐年攀升。很多年轻人很早就已经患有了高血压。一旦确诊高血压并且生活方式改变了3-6个月还是不能控制血压,就应该开始启动药物治疗。不要过分担心药物的安全性,这些降压药物在设计之初就是准备好进行终生服用且不需要经常监测抽血,只需要经常在家里自测家庭血压水平。因此,相信降压药物是健康的帮手就对了,不要拒绝安全性药物的帮助,它们只会让您更加健康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