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病例,教你为高血压患者开降压处方

下面与大家分享两则典型的高血压病例,内含临床上的误区及疾病诊治思路的梳理哦~
病例 1
男,34 岁,无特殊不适,常规体检,BMI 27.2 kg/㎡,测诊室血压 BP 146/84mmHg(左),BP 140/80 mmHg(右),HR 72 bpm,不吸烟不嗜酒,血钾、血糖、血脂、尿常规、心电图及颈动脉 B 超正常。父亲 50 岁患高血压。
分析:年轻男性,单次诊室血压增高。这个看似简单的病例,接下来需要决策五个问题:
1. 是否高血压? 2. 要不要筛查继发性高血压? 3. 是否处方药物? 4. 处方几个药物? 5. 处方什么药物?
参考意见
(1)单次的血压增高,尤其在无明显靶器官损害的情况下,并不能立即诊断高血压,也不能排查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因此,应该建议补充家庭血压监测或者动态血压检测(推荐测量左上肢)。
(2)明确高血压诊断后,考虑患者虽年轻,但有肥胖及家族史,无其他可疑线索,可暂不筛查继发性高血压。
(3)1 级高血压,无靶器官损害,可以先建议生活控制(包括减重)数周至 3 个月。如果血压诊室血压仍高于 140/90 mmHg,应该处方药物。
(4)无论是 5 大类降压药物的哪一种,单药降压幅度大约为 10/5 mmHg。以 140/90 mmHg 为目标,可先选用 1 种降压药物。
(5)虽然新版指南仍提到常用的五大类降药物均可作为初始治疗用药。但对于年轻男性来说,利尿剂和 β 受体阻滞剂均可能增加 ED 的风险。ACEI/ARB 或者 CCB 是合适的选择。
这一个简单病例的 5 个问题,也就是我们面对初诊高血压病人应有的思路。下面看一个病史较长,血压控制欠佳的病例。
病例 2
男,75 岁,高血压 5 年,规律服用「厄贝沙坦 150 mg qd」,平素血压控制可。因「排尿不畅 2 年,加重 1 天」入泌尿外科拟行「前列腺手术」。入院血压 162/82 mmHg,HR 92 bpm,肌酐 152 umol/L,微量尿蛋白 400 mg/L,尿酸 652 umol。
大于 60 岁的患者有 4 成为高血压,合并高血压在外科的老年病人中非常常见。内科小王大夫会诊后作出了看似合理的建议。
(1)患者有肾功能不全,蛋白尿,降压靶目标应该在 130/80 mmHg。目前 SBP 距离目标值 30 mmHg 以上,至少加用两种药物。
(2)利尿剂抑制尿酸排泄,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慎用,并且对于外科术前患者使用利尿剂可能加重围手术期的低血容量,因此不首选。患者心率 92bpm 较快,选择 β 受体拮抗剂,再联合 CCB 是合理的。
(3)硝苯地平缓释片起效较氨氯地平快,为减少手术等待时间 CCB 可选择硝苯地平。
(4)考虑患者有肾功能不全蛋白尿,待术后肌酐水平稳定后,可逐渐增加厄贝沙坦用量,发挥肾脏靶器官保护的作用。
大家可以看出内科小王大夫书和指南都读得不少,处方药物有板有眼。
然而,患者血压经过 2 天仍不下降,为何?大家倒过来思考,一个「排尿不畅 2 年,加重 1 天」的患者血压高心率快真的是药没吃够吗?
实际的情况是,尿管一插,患者浑身舒畅,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水平。
对于血压控制不佳的病例,除了学会调整用药以外,诱因去除是经常容易忽略的关键一环。
发现了吗,高血压诊疗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全国近 3 亿高血压患者,各个不尽相同,如何搞定用药难题?
我们特邀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副主任医师麦憬霆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场免费直播:
高血压诊疗秘籍:5大类常用药详解
直播时间:8月25日(周四晚)19:30

直播有哪些内容?
- 高血压诊疗必知:「三大原则」
- 五大类常用药:如何合理选用?
- 用药思路梳理:「诊疗5步走」
- 深度学习:真实病例实战
麦憬霆老师被学员亲切的成为丁香公开课「最接地气讲师」,讲课风格贴近临床,实用性强。 45 分钟课程干货满满,立即报名不要错过!! >> 🔥点我报名免费直播🔥
8月25日(周四晚)19:30 准时开讲!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