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听到患者长期口服避孕药,赶紧带去做了CTA,果然……

发布于 1 天前 · 浏览 1.9 万 · IP 上海上海

病例信息

Part 1

简单病史资料:

1.患者,女性,44岁。

2.主诉 因“反复胸闷心悸1周”入院。

3.现病史 患者长期口服避孕药,近1周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胸闷心悸不适,自觉心率偏快,无突发突止表现,病程中无明显胸痛,无肩背部放射痛,无咽喉部紧缩感,无呼吸困难,无大汗。1月余前患者因室上速至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术中电生理检查结果:房室结双径路(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术后服用阿司匹林后患者自行停用。

4.查体:血压:145/83mmHg,SP02:95%(未吸氧),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口唇不绀,查体合作。两肺呼吸音粗,两肺未闻及湿罗音,未闻及哮鸣音。胸廓无畸形,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心脏瓣膜未及明显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5.POCT:D-二聚体:1830ng/ml(80-500ng/ml),CTni正常。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

Part 2

护士小美举着化验单,像举着张藏宝图似的凑到我跟前:“您快瞧瞧这 D2 聚体,简直像是喝了二锅头,在正常值边缘疯狂蹦迪!3倍!”​

我推了推眼镜,眯着眼扫了眼数据,淡定地往椅背一靠:“小同志,这数据顶多算微醺,离酩酊大醉还差着八丈远呢。要说离谱,它连离谱家的小区门都还没摸着。”​

小美不依不饶,化验单在空中晃得像面小旗子:“那要不要做个肺 CTA?我这第六感啊,比天气预报还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嚯,您这第六感要是摆摊算命,指定得把天桥下的大师都卷到失业!” 我夸张地摆摆手,“哪有活蹦乱跳、还能跟我贫嘴的肺栓塞?真要有,这肺栓塞怕不是修仙成精了,主打一个神清气爽!不过说真的,吃避孕药的患者,倒真该给双下肢动静脉来个检查,查查血栓,说明书上可是拿红笔圈起来重点标注的!”​

小美跺了下脚,活像只炸毛的小孔雀:“就说做不做吧!别老打太极,我这急性子都快急成爆米花了!”​

我憋住笑,突然严肃地一拍桌子:“做!必须做!咱们这叫‘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万一这患者真是‘修仙版肺栓塞’,咱不得防着点?”​

小美翻了个能翻到后脑勺的白眼,嘀咕着转身:“早这么痛快不就完了,非要绕八百个弯子,您这说话艺术,不去说相声可惜了......”

part 3

img


previewplay video


做好CTA,定睛一看,王德法!

希望能对各位主任院长杰青院士有所帮助。

附入院后的一些其他检查:

img
img
img
img
img

总结与讨论

含雌激素的避孕药(如复方口服避孕药)引发血栓的核心机制与雌激素对凝血系统的多重影响有关。首先,雌激素可促进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同时抑制抗凝血酶III和纤溶酶原的生成,打破凝血-抗凝平衡。其次,雌激素会降低血管壁的纤溶活性,使血液更易形成异常凝块。此外,药物还可能改变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血栓形成倾向。

风险主要集中在服药初期(3-6个月),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最常见表现。吸烟、高龄(>35岁)、肥胖、血栓病史或遗传性易栓症人群风险显著增高。值得注意的是,新型避孕药虽已降低雌激素含量(20-35μg),但相对未服药者,血栓风险仍增加2-4倍。因此用药前需严格评估个体风险,长期服药者建议定期监测凝血指标。

血栓 (102)
纠错
icon飞跃迷雾1 已点赞

最后编辑于 9 小时前 · 浏览 1.9 万

30 48 43
同行评议 3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3.7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3.7
临床实用性4.0
诊疗科学性3.7
学术价值3.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0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