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发布于 05-21 · 浏览 518 · IP 上海上海

本文推荐引用格式

李儇儇, 杨朕, 陈琳, 蔡小满, 罗雯懿. 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J]. 临床儿科杂志, 2025, 43(5): 356-362 DOI:10.12372/jcp.2025.24e1359

LI Xuanxuan, YANG Zhen, CHEN Lin, CAI Xiaoman, LUO Wenyi. Revision an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ing of the 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 for children with heart disease[J].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2025, 43(5): 356-362 DOI:10.12372/jcp.2025.24e1359

本文作者:李儇儇1,2  杨 朕3  陈 琳1  蔡小满1  罗雯懿1,4

作者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 200127);2.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025);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4.福建医科大学妇儿临床医学院 福建省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福建福州 350014)


摘要:目的 研制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并开展信效度检验,为评估心脏病儿童的运动恐惧水平提供切实可用的工具。方法 通过心脏病儿童人群调研、专家咨询及预调查,对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进行修订,以编制适合7~18岁年龄人群使用的儿童版本量表。并于2024年1月至7月在294名适用人群中完成量表填写,完善量表条目,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本次研制的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共包含11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2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1.241%,因子命名为“运动恐惧”“回避倾向”。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20,折半信度为0.782,分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11和0.820,折半信度为0.772、0.830。结论 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易于填写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儿童可独立阅读并填写,适宜作为7~18岁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水平的评价工具。

关键词:运动恐惧量表;心脏病;信度;效度;儿童

《中西医结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Ⅰ期心脏康复专家共识》[1]指出,所有成人及儿童心血管病患者均应接受心脏康复治疗,然而,鉴于患者的耐受性及疾病限制,运动康复及呼吸锻炼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性开展。有研究显示运动干预可显著降低患儿再入院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2-3]。但大部分心脏病儿童康复运动并不理想,依从性只有8%~40%,导致其心肺功能无法在运动中获益[4-9]。运动恐惧是影响这部分儿童康复运动意愿和康复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10]。运动恐惧是指患者因害怕活动或身体锻炼对机体产生伤害或再次损伤,而对身体活动或运动产生的一种过度的、非理性的恐惧[11]。评价运动恐惧并且通过合适的方式解除运动恐惧是提高运动依从性的关键。尽管心脏病儿童普遍存在运动恐惧,但由于缺少可靠的测量工具,造成评价上的困难,也就制约了介入手段的有效性。现有的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由Bäck等[12]研制,雷梦杰等[13]汉化,虽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但该量表为成人版本,其题目和结构并不完全适合儿童。鉴于此,基于现有普适性量表的结构,进一步修订适合我国儿童人群的心脏病运动恐惧量表显得尤为必要。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儿童心脏康复运动处方适宜年龄[14-16],本次研究主要聚焦于7~18岁具有独自阅读和思考能力儿童,开展运动恐惧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研究,旨在为评估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水平提供可靠工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4年1月至7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选取心脏病患儿进行问卷调查,为确保样本在心脏病人群中的代表性,纳入对象的疾病诊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及获得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多种心脏疾病。纳入标准:①7~18岁具备独立阅读填写问卷能力;②经临床诊断为心脏病;③病情稳定,日常活动不受限;④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并发症或伴有其他严重影响运动的疾病 ;②有意识障碍或精神性疾病。根据样本量为量表条目数的5~10倍,本研究确定为10倍,另外考虑20%的样本流失量 , 至少应纳入204例研究对象。本研究最终发放问卷301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问卷回收率为97.6%。

1.2 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

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是2019年由雷梦杰等[13]对Bäck[12]改编修订的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he 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 Heart,TSK-SV Heart)进行汉化后的版本,主要应用于成年人,包括17个条目,分为4个维度:危险感知(条目3、8、11、16)、运动恐惧(条目1、7、9、13)、运动回避(条目2、4、12、14、17 )和功能紊乱(条目5、6、10、15 ),均采用Likert 4级评分,其中4个条目(4、8、12、16)为反向计分条目,该量表总分17~68分,得分越高,说明运动恐惧水平越高。该量表条目统一使用“心脏问题”一词,用于评估广泛心脏疾病患者运动恐惧水平[17-19],其优势在于可对患者的知觉行为和逃避行为进行测量,以考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恐惧关系及其产生的心理、行为结果,更好地帮助医护人员诊断心脏疾病患者的运动恐惧程度,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18]。该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59,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43~0.824[1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的修订过程

修订开始前研究团队于2024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随机抽取29例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就诊的儿童进行上述量表的评价及访谈,在此过程中记录患儿填写量表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理解、填写时长及可操作性。后续依据访谈记录对量表进行初步修正,形成V2版。

使用Delphi法[20],邀请6到12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初步修正的量表(V2版)进行咨询评议,所有专家均自愿参与此次咨询,专家纳入标准为:①受教育程度均为研究生学历,职称为中级及以上;②具备丰富的儿童心脏病管理经验,包括护理、医疗、康复、儿童保健等领域。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请专家评议条目表述是否科学,内容是否适合儿童作答,修订后形成V3版。

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纳排标准随机抽取30例7~18岁心脏病患儿对V3版进行预调查,以此判断患儿是否能快速、准确理解各个条目的含义并准确填写量表,记录问卷填写过程中患儿的疑问,评估患儿对量表各条目的理解程度及填表感受、作答时长,对V3版做适当调整,最终形成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初稿。

1.4 量表信效度检验

研究工具分为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包括儿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科室、疾病诊断等。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含17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总分在17~68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运动恐惧水平越高。

通过纸质问卷及“问卷星”软件开展问卷调查的形式,向符合纳排标准的患儿发放量表进行数据收集。调查前,研究人员主动说明调查原因,遵从患儿及家属意愿进行调查。量表由患儿独立完成,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量表,并检查是否有遗漏或错误,及时更改。在调查开始前对参与数据收集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所有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及问卷填写质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临界比值法、相关系数法、Cronbach’s α系数法、折半信度检验各条目的鉴别力和区分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其结构效度。①临界比值法:将量表总分按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将总分前27%的分为高分组,后27%的分为低分组,采用两独立样本检验,计算各条目的CR值,比较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条目上的差异,以CR值> 3.00且P< 0.05作为纳入标准[21];②相关系数法:计算每个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将相关系数<0.30或P>0.05的条目予以删除[21];③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及折半信度进行评价,Cronbach' α系数>0.8表明该量表的信度良好[21];④结构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如果KMO值>0.8,Bartleut’s球形检验时,P值达到显著水平(P<0.001 ),说明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特征值>1、累计方差贡献率>40%的公因子,保留因子载荷值≥0.5的条目[2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初步修订结果

本研究共开展两轮专家咨询,共有9名专家完成两轮咨询,专家平均年龄为(38.33±6.69)岁,平均相关工作年限为(12.56±6.69)年,其中女性6名,男性3名;最高学历为硕士6名,博士3名,中级职称6名、高级职称3名;研究领域为儿童生长与发育2名,儿童康复2名,儿童护理1名,护理教育2名,心脏康复2名,两轮专家咨询积极性均在90%以上 ;两轮专家咨询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72(P=0.037)、0.129(P=0.29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5、0.880,保留重要性赋值均数≥3.5分且变异系数≤0.25的条目,并结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条目进行修订。修订后量表条目内容及各条目变异系数(CV值)详见表1。

img

最终纳入294例7~18岁心脏病患儿进行信效度分析,294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0.86±2.82)岁,研究对象地区分布包括26个省市,其余一般资料见表2。

img

2.2 修订后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信效度

条目4、5、8、13、16鉴别度较差,经研究小组讨论,予以删除。见表3。

img

2.2.1 效度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63,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1054.574,df为66,P<0.001。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及最大方差法,提取特征值>1的因子,碎石图可见前2个因子的特征值均>1且位于陡坡区域,从第3个因子开始特征值下降趋势明显趋缓,最终本研究提取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1.241%。其中,条目12因子 1、2 载荷值均<0.5,经小组讨论后去除该条目。结合文献查阅结果及最终量表条目内容,研究小组一致决定将2个因子分别命名为“运动恐惧”“回避倾向”;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特征值及贡献率结果详见表4,碎石图见图1。

img
img

2.2.2 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各维度得分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811~0.820间,折半信度介于0.772~0.830,各年龄段心脏病患儿量表总体Cronbach’s α 系数为0.813~0.841,折半信度介于0.773~0.782 ,本研究信度分析结果见表5。

img

3 讨论

运动恐惧量表最初基于“恐惧-回避”理论模型进行编制,该理论模型用于解释由疼痛性刺激引发的活动恐惧和回避行为[23]。Bäck博士改编的适用于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恐惧量表部分条目表述复杂、包含双重否定等逻辑结构,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该年龄段儿童难以理解和把握原有的条目内容,无法准确评估其真实感受,不仅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还可能增加其焦虑和恐惧感。因此本研究根据量表的修订路径,通过对7~18岁心脏病儿童人群调研访谈、专家咨询、预调查等步骤对相应条目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结合条目筛选结果去除双重否定、不易理解的条目,使其更加符合儿童认知水平及阅读习惯,能够用于7~18岁心脏病儿童独立阅读并完成评估,弥补现有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评估工具的空白。

本研究采用专家效度进行内容效度评价。去掉6个条目后最终版量表专家咨询各条目CV值仍<0.25,证明专家对量表内容的认同高度一致,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另外,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分析,并提取出2个公因子,各条目在公因子载荷值均>0.5,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1.241%,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量表理论结构与测量值之间的对应程度较好,可以客观评价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水平[21]。由此可见,本研究量表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方面均得到了验证,能够有效且准确地评估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水平。

本研究显示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20,表明量表中的各个条目对于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此外,本研究中还通过折半信度对量表内部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782,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折半信度。此外考虑到儿童认知能力随年龄变化,本研究对于该量表在7~12岁及13~18岁儿童中适用性进行进一步检验,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41,0.813,在认知发展各阶段心脏病儿童人群中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可见本研究通过严格的修订与条目筛选,保留了最具代表性和敏感性的条目,能够准确衡量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这一核心概念;同样,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11、0.820,折半信度为0.772、0.830,量表各维度内部的一致性良好。因此,本研究量表无论是整体还是各维度内部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本研究通过严格的修订与条目筛选,对现有的普适性量表进行修订,保留了最具代表性和敏感性的条目,能够准确衡量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这一核心概念。首先,条目调整为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条目表达清晰,无反向计分条目,7~18 岁儿童均可独立阅读并填写;其次,修订后的儿童量表较原量表减少6个条目,总分为11~44,评估时长在10min以内,问卷有效回收率在90%以上。当量表的回收率>85%且用时短于20min则认为该量表具有较高可行性[23]。其次,在因子命名方面,参考原量表的因子命名。根据恐惧-回避模型,患者可能由于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痛苦经历等导致运动恐惧心理,从而回避运动行为[24]。其中“回避倾向”指心脏病儿童由于对自身心脏功能的过度担忧,由此形成的回避运动的倾向;“运动恐惧”则揭示了心脏病儿童对运动可能诱发身体或心脏不适的痛苦经历而产生的恐惧心理,以及由此引发的回避运动的行为模式。这样的命名不仅易于理解,也便于临床工作者和家长更准确地把握儿童运动恐惧心理的成因及运动回避行为倾向,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干预措施。在样本选择方面,本研究涵盖了多种儿童心脏病诊断类型,研究对象来自全国26个省市,该量表对于不同诊断、不同地区的儿童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评估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该量表能更好地适合需要运动的7~18岁的心脏病儿童进行自我报告,同时,临床医务人员及家长可以发现心脏病儿童康复运动相关问题,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精准的干预措施。

本研究通过科学的量表修订过程最终得出7~18岁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修订后的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量表较原量表条目内容、计分方式及因子分布均有所变化,更加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为临床评估心脏病儿童运动恐惧水平提供了可靠有效的评估工具,医护人员据此可实施对应的干预策略,促进患儿从运动康复中获益。本研究局限性在于调查的患儿仅限于1所儿童专科医院,且未进行重测信度检验,未来将开展多区域、大样本量调查,进一步验证其可靠性以及重测信度。


参考文献:略

心脏病 (71)

最后编辑于 05-21 · 浏览 518

回复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