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3.0版.规范配置萘莫司他依然产生结晶,原因在这

发布于 1 天前 · 浏览 403 · IP 四川四川
icon依书ATSJ 已点赞

使用甲磺酸萘莫司他以来,抗凝效果没得说,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按照说明书去配置的萘莫司他溶液,偶尔会出现浑浊或者明显的结晶出现。

img

关于配置的注意事项,说明书讲得很清楚:避免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含无机盐类的溶解直接溶解本品,因为可能出现浑浊或析出结晶。

显然不能解决我们的疑问,作为新药,临床中基本上都是规范按照说明书在使用5%葡萄糖配置,那么一定有其他原因……

厂家曾发的一个《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配置过程中产生结晶现象的说明》。总共四点:1、误混入其他离子溶液2、改变溶液PH3、供溶解药品的葡萄糖注射液4、注射器原因。

细说这四类原因:

1.误混入其他离子溶液

这种情况在透析室是小概率存在的;比如为了成本控制,某护士用注射器抽过生理盐水或者肝素类药物后再抽葡萄糖注射液拿来配萘莫司他。预防方法很简单:配置萘莫司他必须用新开的注射器。

2.改变溶液PH

img

从上图官方给的实验室数据,看出甲磺酸萘莫司他在纯水、PH1.2、PH2.0、PH4.0中都是微溶(溶解度不高),而在其他PH下几乎不溶,可溶区间非常窄。而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限定范围在3.2~6.5(中国药典2020年版);文献报道萘莫司他(非国产)在PH3~5范围内的析出率远高于PH6~8,在PH=5时最容易出现结晶;因此无论从药典要求,还是理论上的萘莫司他都存在一定概率析出结晶,哪怕规范用葡萄糖溶解。同时PH的影响因素太多,比如我们的有一例回渗了少许血液出现结晶,也可能是PH改变的结果。这类原因没好的预防方法。

img


img

不同PH萘莫司他析出率

3.供溶解药品的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由于制备或储存的原因会导致pH、浓度、5-羟甲基糠醛变化,这一点在临床中几乎难以避免,可能规范的储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吧。

4.注射器里的硅油

按照相关要求,所有注射器都含有少量硅油,这个原因没法预防。

img

原因虽然找到了,却没有很好的应对方法。出现浑浊或者结晶,浓度必然下降,抗凝效果会受影响。虽然透析管路下游还存在透析器,理论上不存在风险;药没问题,操作也没问题,但它就是出现了结晶,你不更换吗?

参考文献:

Cao YG,Zhang M,Yu D, et al.A method for quantifying the unstable and highly polar drug nafamostat mesilate in human plasma with optimiz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ESI-MS detection:more accurate evaluation for pharmacokinetic study.Anal Bioanal Chem.2008 Jun;391(3):1063-71.

相关知识点击→1.新型抗凝药萘莫司他用法详解

           →2.萘莫司他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几个现实问题

最后编辑于 1 天前 · 浏览 403

1 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