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尿血:揭开两者神秘的面纱
在日常健康话题中,血尿与尿血这两个词汇时常被提及,但它们之间究竟有何不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开血尿与尿血的神秘面纱。

往往很多患者会因为尿潜血阳性、尿红细胞增多、肉眼血尿来医院就诊。
前不久刚体检完的患者忧心忡忡地拿着体检报告来肾内科门诊就诊,“医生,体检科医生说我有血尿,我的尿液明明没有发红”,他不解地问。
肾内科医生在认真查看完尿常规结果后,告诉小王:“你这个情况属于显微镜下的血尿,尿液外观可以是正常的!”
如何辨别真假血尿呢?

通常假性血尿可能由以下几种因素导致:
1.食物因素:比如食用红心火龙果、番茄叶等红色蔬菜导致的假性血尿。
2.药物因素比如服用利福平、大黄、氨基比林、甲硝唑等代谢产物是红色的药物导致的假性血尿。
3.污染性血尿比如女性经期、痔疮患者等。
4.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尿液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
5.卟啉尿。
真性血尿:
1.镜下血尿离心沉淀后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为镜下血尿,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
2.肉眼血尿每升尿中含1ml血,可出现淡红色尿液,即呈现肉眼血尿。
如果确定是血尿,根据其来源,又可分为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
非肾性血尿的最常见原因一般发生于泌尿系统中的各种疾病。

1、炎症
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等。
2、结石
泌尿系结石容易引起血尿和继发感染。
3、肿瘤
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侵犯泌尿道可引起血尿。
4、凝血功能异常
肾性血尿常见于肾实质病变,包括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肾小管-间质疾病如感染性、间质性肾炎、多囊肾。
血管病变如肾动脉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
另外肾毒性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球坏死也是常见原因。
也可通过症状与体征推断血尿原因:
1、血尿伴发热多考虑感染性疾病,可考虑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结核病等。
2、血尿伴疼痛(为有痛性血尿),须确定有无尿路结石。
3、如果为无痛性血尿,血尿发作性或持续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伴血块或坏死组织,或初为持续镜下血尿,后呈持续肉眼血尿。尿红细胞大小均一,形态正常。此时应警惕肾盂癌、膀胱癌或前列腺癌。
4、患者肾区或腰部挫伤并出现血尿多与外伤有关。
5、伴有出血、溶血、循环障碍及血栓症状,需考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溶血尿毒综合征等。
总之一旦发生血尿,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完善尿常规、肾功能、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B超检查、CT检查等,以免延误病情。
最后编辑于 03-16 · 浏览 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