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常见的胰腺炎。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男性45岁。
【主诉】:反复腹痛5年,再发加重1周。
【现病史及既往史】: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为隐痛,间断发作,每次持续3 - 4小时,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此后腹痛症状反复发作,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曾自行服用胃药(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症状改善不明显。近1周来,腹痛再次发作,较前加重,呈持续性钝痛,伴有恶心,无呕吐,无发热、黄疸、腹泻等症状,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差,睡眠欠佳,体重较前减轻约5kg。
有高脂血症病史3年,未规律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少量饮酒,每周约3次,每次白酒约100ml,无吸烟史。
【检查】:1. 生命体征: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2. 一般情况: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3. 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
4. 腹部:腹软,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7.5×10⁹/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0%,红细胞计数 4.3×10¹²/L,血红蛋白 130g/L,血小板计数 180×10⁹/L。
2. 血淀粉酶:50U/L(参考值:25 - 125U/L)。
3. 脂肪酶:60U/L(参考值:13 - 60U/L)。
4.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40U/L(参考值:0 - 40U/L),谷草转氨酶 35U/L(参考值:0 - 37U/L) ,总胆红素15μmol/L(参考值:3.4 - 20.5μmol/L)。
5. 血脂:总胆固醇 6.5mmol/L(参考值:<5.2mmol/L),甘油三酯 3.0mmol/L(参考值:0.56 - 1.70mmol/L)。
6. 腹部超声:胰腺轮廓欠清晰,实质回声增强、不均匀,主胰管轻度扩张。
7. 腹部CT:胰腺体积稍增大,密度不均,胰管内可见点状钙化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临床诊断】:腹痛待查:慢性胰腺炎可能性大
【治疗经过及结果】:1. 饮食调整:严格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戒酒。
2. 药物治疗:给予胰酶肠溶胶囊,每次0.3g,每日3次,餐中服用,促进消化;腹痛明显时,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每日3次,解痉止痛。
3. 控制血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1次口服,降低血脂水平。
总结与讨论
1. 对于慢性腹痛患者,详细询问病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患者腹痛与进食油腻相关且有长期饮酒史,为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提供了关键线索。在询问时,要对腹痛特点、频率、加重缓解因素等详细追问,以便准确判断。
2. 辅助检查对诊断慢性胰腺炎十分关键。腹部超声虽简便,但对胰腺实质和胰管病变的判断有局限;CT能清晰显示胰腺形态、钙化灶等,是重要诊断依据。临床中应合理选择检查项目,避免漏诊误诊。
3. 治疗慢性胰腺炎是综合过程。饮食控制是基础,戒酒和低脂饮食能减少胰腺负担。药物治疗方面,胰酶补充可改善消化功能,止痛药物能缓解症状,同时控制血脂能降低胰腺炎复发风险。
4. 治疗过程需密切关注患者症状变化和复查指标。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血淀粉酶、脂肪酶等,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还需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编辑于 03-08 · 浏览 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