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D期刊 | 新突破!实时监测肾内压,新型输尿管鞘让肾结石手术更高效、更安全
Editor's Note
输尿管镜碎石术(RIRS)作为一种微创治疗肾结石的方法,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手术过程中肾内压(IRP)的升高一直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难题,它可能导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让“压力看得见”,优化手术安全与效率
近日,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Guohua Zeng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实时监测肾内压的柔性可导航负压输尿管鞘(IRP-Monitoring FANS),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其核心目标包括:
1. 通过动物实验验证IRP监测的准确性;
2. 在临床试验中评估该器械能否在安全肾内压范围内提升冲洗流速,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

从动物实验到临床验证,步步为营
动物实验:
使用成年猪模型,通过经皮肾造瘘置入压力传感器作为“金标准”,与IRP-monitoring FANS同步监测不同肾盏和肾盂的压力。结果显示,两者测量值差异仅0.011 mmHg(p=0.14),证实新型鞘的监测精度可靠。

临床实验:
纳入100例肾结石患者(结石1-4 cm),随机分为传统FANS组和IRP-monitoring FANS组。新型鞘组术中使用实时压力数据动态调节冲洗流速(最高达200 mL/min),确保IRP始终≤30 mmHg。术后通过CT评估结石清除率,并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指标。



效率提升40%,安全与速度兼得
1. 手术时间大幅缩短:
IRP-monitoring FANS组平均手术时间仅48.7分钟,较传统组(67.6分钟)减少近40%(p<0.01)。
2. 结石清除率持平,冲洗流速翻倍:
两组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均超94%,但新型鞘组冲洗流速达119.8 mL/min(传统组仅59.6 mL/min),效率显著提升(p<0.01)。
3. 安全性保障:
新型鞘组仅12%患者出现短暂IRP≥30 mmHg(持续时间<5秒),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肾结石手术的“智能导航”时代来临
这项研究首次将实时肾内压监测与吸引鞘结合,解决了传统RIRS的“盲操作”难题。通过动态调节冲洗流速,医生可在安全范围内最大化吸石效率,尤其适用于大体积结石。此外,新型鞘成本低廉(与常规FANS相当),且结构设计巧妙(0.5 Fr气导通道嵌入鞘壁,压力监测口距尖端仅3 mm),既不影响灵活性,又避免激光损伤风险。
未来,该技术有望推动RIRS适应症进一步扩大,并为开发更多“智能感知”手术器械提供范式。
Reference:
ZhuW, Yuen SKK, Cao J, et al. Intrarenal pressure monitoring via flexible and navigable suction ureteral access sheath in 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 A preclinical animal study and a pilot clinical study. Clin Transl Disc. 2025; 5:e70031.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前沿医学资讯!
最后编辑于 03-03 · 浏览 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