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JACC:HFpEF/HFmrEF心衰患者的血压与预后呈J型曲线


目前普遍要求将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SBP)控制在130mmHg以下,这样的标准也推荐到心力衰竭患者中,包括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射血分数中间范围的心力衰竭(HFmrEF)。然而,在这些患者中SBP与心血管预后的关系缺少高水平的循证证据。近期,JACC杂志发表了一项荟萃分析,探讨了在HFpEF/HFmrEF患者中SBP和脉压(PP)与心血管预后间的关系。
本研究纳入并分析了四项全球随机临床试验:I-PRESERVE(厄贝沙坦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应用)、TOPCAT(美洲地区使用醛固酮拮抗剂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PARAGON-HF(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全球结果比较)和DELIVER(达格列净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生活的评估)。这些试验分别测试了厄贝沙坦、螺内酯、沙库巴曲/缬沙坦和达格列净,与安慰剂或活性对照(PARAGON-HF中的缬沙坦)相比,在左心室射血分数≥40%(DELIVER)或≥45%(其他试验)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基线SBP和脉压(PP)与主要终点(首次心力衰竭住院或心血管死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评估了SBP分类(<120、120-129、130-139和≥140 mm Hg)和PP四分位数对主要终点的预后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共纳入16,950名患者(平均年龄71±9岁;49%为男性;平均SBP为131±15 mm Hg;平均PP为55±14 mm Hg)。SBP与主要终点之间的关系呈J形,风险最低的SBP范围为120至130 mm Hg。PP与主要终点之间的关系也呈类似模式,风险最低的PP范围为50至60 mm Hg。最高的SBP分类(参考:120-129 mm Hg)和PP四分位数(参考:46-54 mm Hg)与主要终点的更高风险相关(风险比[HR]分别为1.22;95%置信区间[CI]:1.10-1.34和HR:1.22;95% CI:1.11-1.34)。无论SBP如何,较高的PP与更大的心血管风险相关。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对I-PRESERVE、TOPCAT、PARAGON-HF和Deliver四个国际大型RCT研究的荟萃分析,探讨了患者基线的血压与心血管预后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论是SBP还是PP都在这些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呈现了与心血管预后之间的J型曲线关系。这些患者最佳的SBP在120-130mmHg之间,最佳的PP在50mmHg左右。相对而言,PP比SBP有更好的心血管预测价值。本研究虽然作为现有的最高水平的循证证据探讨了血压与HFpEF/HFmrEF患者预后的关系,但不能否认在治疗组的用药情况与取得的血压水平最终也会影响到预后,因此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固有偏倚。

最后编辑于 02-26 · 浏览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