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加量,血压稳了,脚却肿了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52岁
主诉:双下肢浮肿2月。
简要病史:患者2年前发现“血压升高”,血压最高“155/100mmHg”,脉搏“60-70次/分”,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5mg qd”。
2024年1月来我门诊多次监测血压“140-150/90-105mmHg”,脉搏70次/分左右。
建议调整加“厄贝沙坦75mg”起,患者拒绝;随后调整“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为10mg qd,患者同意并执行。
2024年年3月13日复诊:近期测血压“120-130/70-80mmHg”,但出现双下肢内外踝浮肿,晨轻夜重。
调整就降压药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12.5mg。
2024年3月14日复诊:双下肢无浮肿,血压药未服。测血压140/99mmHg,脉搏64次/分,指脉氧96%。建议继续服用目前药物并监测血压。
2024年3月20电话随访:近期未服用降压药,未测血压,双下肢无浮肿。建议继续服用,定期我门诊复诊。

不良反应药物:

讨论:
一、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治疗过程中,水肿是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发生几率与药物剂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较于常规剂量5mg/日,当剂量增加至10mg/日时,水肿的发生率从3.0%显著升高至10.8%,表明药物剂量的增加可能增加了水肿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时,应谨慎评估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水肿等副作用。

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片的合理性研究。
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组方案效果更理想。
①厄贝沙坦能对AngⅠ转化进行抑制,并抑制血管收缩,阻断醛固酮释放,从而下调血压,此外,该药还能使血管内皮应激反应减轻,对内皮功能进行保护。
②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将AngⅡ与AngⅡ-1型受体结合路径阻断,发挥舒张平滑肌、扩张冠脉等作用,降压效果较好,且降压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
当厄贝沙坦的降压作用减弱时,可通过苯磺酸氨氯地平弥补药效,二者联用,能更有效地对血压进行调节。
2.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组方案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更显著。
高血压能引起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性损害,一旦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则会增加小分子量蛋白质滤除,损害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为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对电压依赖性的L型钙通道进行阻断,达到抑制钙离子内流的目的,提升肾小球滤过率,从而对肾功能进行保护,此外,它还能调控系膜细胞内巨分子聚集,减轻线粒体钙负荷,缓解肾小球受损程度。
3.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组方案能增强舒血管作用,并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抑制。
两种药物联用,一方面能稳定降压,另一方面可对血管平滑肌松弛度进行调节,纠正内皮功能紊乱状态,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得到控制。

最后编辑于 2024-03-20 · 浏览 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