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答好遏制药品浪费这道“题”

发布于 02-16 · 浏览 1124 · IP 浙江浙江

按:

此文不错。为什么感兴趣?本人对药物经济学,情有独钟。


2025-02-16,21:20收录,辛药师

标题 :

标题-1:造成药品浪费的几个环节

标题-2:全方位实现药品计量精准化 

标题-3:推进个体化用药方案精准合理

 标题-4:助力提升公众用药素养 ;

标题-5:一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合理用药 中国行动 遏制药品浪费

答好遏制药品浪费这道“题”

健康报,2025年2月14日(6)

□浙江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 黄萍


标题-1:造成药品浪费的几个环节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资源,通过预防和治疗疾病能够显著延长人群寿命,提高人群生活质量。但与此同时,药品资源浪费问题也屡见不鲜。相关调查显示,有85%的家庭存有过期闲置药品,全国范围内每年因药品过期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药品浪费会加重个体药费负担、增加医保基金压力,还会带来药物滥用、药物污染等安全隐患。


药品浪费这一社会现象,原因根植于药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生产源头看,药厂为追求利润使用大包装策略,可能导致药物资源的无谓消耗;在药品使用环节,医疗机构大处方、过度诊疗不合理处方行为以及零售药店及线上平台销售乱局,包括买药赠药、购药赠礼、捆绑销售等促销手段刺激消费者过度购药,加深了药品浪费程度;消费者层面不恰当的购药习惯也加剧了药品资源浪费。对此,2023年1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实施方案》,要求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标题-2:全方位实现药品计量精准化


近年来,浙江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持续扎根于合理用药工作前沿,用行动诠释资源节约,坚决拒绝药品浪费,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根据疗程优化。相关研究发现,就诊后没用完的剩余药品,是家庭过期药品的重要来源。对此,医院药学部结合临床治疗实际,对部分门急诊药品进行拆零,涵盖左氧氟沙星、阿苯达唑、甲钴胺片等23个常用品种,确保患者能够获取与疗程相符的药物剂量,有效减少因药品剩余引发的浪费。


二是根据单次剂量优化。针对住院患者,医院药学部对430种口服药物进行拆零,并根据处方实现患者单次给药量分包装,既提升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又避免了患者端药物过剩。针对注射剂类药物,药学部结合临床治疗需求实现精准剂量配置。以乳腺癌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注射液(赫赛汀)为例,其规格为440毫克(20毫升),单价高达5500元/支,但临床治疗中多数患者单次用量不足1支。对于剩余药品,无论是报废处理还是医疗机构(个人)自行保管,均存在药物资源浪费或潜在药物保存风险。为此,医院药学部静配中心创新性实行按毫克计费的精准剂量供应模式,确保患者用量精确到“毫克”,既能避免药物浪费,又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2023年医院共有320名患者受益于曲妥珠单抗注射液(赫赛汀)的精准剂量配置。


标题-3:推进个体化用药方案精准合理


对于疗效个体差异大的药物,如万古霉素、伏立康唑等,医院药学部积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收集患者用药及代谢数据,建立中国人群的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实现用药剂量的精准管理。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患者群体,药学部予以制定个体化药物剂量方案。以肾功能不全患者为例,药学部构建基于肾功能的40种药物剂量信息化审核系统,实现了药物剂量的个体化精准管理,有效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导致的浪费与风险。


医院药学部还推行“1﹢X”医药协作模式,“1”位临床药师深度对接多个临床相关科室提升临床科室合理用药知识水平,从源头降低不合理处方发生风险。构建覆盖门急诊与住院的全方位处方前置审核体系,将不合理处方有效拦截在医院内,避免其流入患者手中。动态监测全院药品消耗情况,对异常增量药物采取项目化管理模式,强力推进合理用药落地执行。


医院重点关注慢病患者的大处方现象,开展以药师为主导的处方再精简、再优化工作,并牵头成立浙江省慢病药学联盟,联合省内24家医院,共同提升全省慢病患者合理用药水平,目前已开展两项多中心前瞻性药师干预研究。药学部还聚焦药物治疗的关键窗口期,例如围术期,通过药物重整优化治疗方案衔接,避免药物引起的医疗资源浪费。


此外,针对临床合理用药共性难题,医院广泛汇集医药领域权威专家,集思广益,共同制定指南、专家共识与地方标准,出版专业书籍,旨在提升区域乃至全国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水平。搭建学术交流与实践经验分享平台,努力推动合理用药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与实践,为我国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贡献力量。


标题-4:助力提升公众用药素养


提升居民药品使用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医院结合患者用药特点,率先建立五级用药交代体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不同药品调剂场景,建立“一秒钟”“一句话”“一张纸”“一个视频”“一对一咨询五级药师用药交代体系,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还通过口头、药物宣传册、用药交代视频、药师门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患者提供清晰、易懂、个性化的用药信息。


医院以互联网药师门诊为契机,持续为民众提供即时便捷的个体化药学咨询服务,实现“零距离”答疑解惑;通过“浙人医药学”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通俗易懂的用药科普文章与实用贴士,使公众随时随地获取权威实用的用药知识。组织临床药师走进社区,开展面对面的药师义诊与专题讲座,解答居民用药疑问,切实帮助广大群众正确了解与科学使用药品。


通过上述措施,医院药学部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有效节约了药品资源、减少了药品浪费。近年来,药学部也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累累硕果,建立指南及专家共识8项、地方及行业标准8项;申请相关课题97项、发表文章134篇,参编著作14部;申请专利、使用新型及软著共83项。


标题-5:一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结合医院药学部的合理用药经验,医疗机构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到思维转型。近年来国家密集发布政策文件,提出药师的发展方向要从“管好药”向“用好药”转变,实现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药师需从传统的调剂视角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视角,才能深度挖掘医疗机构内药品调配与使用中的不合理现象。


其次要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合理用药与资源节约的深度融合,重点在于组建一支职责明晰、协同高效的药学专业团队。以医院药学部为例,聚焦合理用药核心诉求,具体设立药品调剂服务、精准用药、慢病用药管理和药源性疾病管理4个亚专科,培养好各亚专科人员骨干。这样一来,团队成员便能够在各自专业领域精耕细作,同时秉持团队精神,无缝对接,精准锁定合理用药痛点,群策群力攻克难关,确保各类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再次要坚持循证创新并举。面对合理用药具体问题,需遵循“有据循证,无据创证”原则,即优先借鉴业界优秀医院的成功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性解决现存问题;对于尚未有成熟解决方案的疑难问题,以科研创新驱动临床实践,填补合理用药空白。


最后要借助信息化赋能。在我国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全覆盖的合理用药目标,需将各项合理用药措施深度融入医疗诊疗过程,依托信息化技术提升干预效率。例如智能处方审核、大数据分析等,均可助力药学服务提质增效。


医疗机构在我国药品产业链中居于核心枢纽位置,既是制药企业产品的主要消耗终端,又是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核心阵地。因此,医疗机构内的合理用药实践对控制药品浪费、实现医疗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作为医疗机构内合理用药的积极推动者与实施主体,药学部责无旁贷,必须在合理用药工作中精益求精,力求实效。下一步浙江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将继续秉承守正创新,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推动合理用药事业攀向新高峰,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医疗体系、提升公众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肾功能不全 (88)

最后编辑于 02-16 · 浏览 1124

2 收藏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