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老师谈《肺炎支原体流行》到医生来追问临床药师“哪里得罪着他”?
辛老师谈《肺炎支原体流行》到医生来追问临床药师“哪里得罪着他”?
2024-11-23,上午9:20,执笔,9:50 完笔。辛老师
上午,看到文献【1】:以前在儿童医院临床药学室实习,他们每个月每个人点评都有指标,有一位内科医生就是一个月被同一个人点了两次,警告加上扣了点当月的绩效,直接冲上来要找点他的老师理论,那个老师提前知道赶紧躲到楼底下,医生进来后直接做(坐)到他的位置,叫他过来说说,我哪里有问题,哪里得罪着他,不来我就一直坐着,后面是药学部主任上来调解了才走。
回顾昨天看到文献【2】肺炎支原体流行,到底是先有病,有临床医学?还是先有临床药学,后有临床医学?本人历经7个半月,完成绍兴某医院临床肿瘤科医生提问: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药剂学调研【3】,获得一概念:临床医学,自有一套发展路径。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是两股道 上跑的车,最后汇合到一起,促进医药科学发展的突跃【4】。以前为什么没这感觉?以前药学人员是忙于药品供应体系去了,没有精力顾及临床用药系统问题。
但是,医改中出现种种医药问题,某些管理部人员。想借助临床药学部分人员去监管临床医生用药,去指导临床用药。
这在管理思维也出了问题。
医药行业涉及国民经济方方面面。本人几次在药学会议发言中,点到:药学人生,各有千秋,行业范围太宽广了,隔行如隔山。一定要让外行人去监管某专业行内事的,有点“神”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是外行人在思考医药行 业管理上问题。
临床药学可不可以去临床参与?
应该参与,这种介入,是协作,不是监管、指导。医药行业最后的终端,是“药”在“人”身上的应用。
“人”是什么东西,人是生物,建议学习周院士的“空间组学”---人种问题【5】;也建议去学习邵蓉教授的药学管理文章【6】
本人学习运用的最近帖子【7】。也建议参考。
【1】临床药师
【2】肺炎支原体流行,如何科学应对
【3】丙氨酰谷氨酰胺临床药剂学专题调研小结
【4】王海莲药师的咨询干货及读后感
【5】学习和转发:《院士观点 | 周宏灏院士:空间组学》
【6】推荐与点评《填补空白 搭稳药品监管“四梁八柱”》文章,
【7】从咨询"长效青霉素“是否每次需要做皮试-谈医药结合
最后编辑于 2024-11-23 · 浏览 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