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门诊病人问:没有发烧,医生咋给我开了退烧药?
没有发烧,医生还让吃退烧药,那是因为退烧药的药理作用不仅仅只有退烧,只是在咱们普通老百姓印象里那个药只用于退烧。
比如对乙酰氨基酚,也叫扑热息痛,大家见得多的是“泰诺林”商品名,就是宝宝常用的退烧药。
乙酰氨基酚其实是少有的把药理作用写在名字里的药物,“扑热息痛”,扑热-退烧,息痛-止痛。因此,在日常常见的疾病里,有疼痛情况也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比如头痛,肌肉酸痛,牙痛,痛经等。
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也是相似的情况,虽然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个退烧药,但布洛芬是名副其实的消炎药(非甾体抗炎药)。
因此,即使没有发烧,但因为感冒而感觉全身不适,头痛,肌肉痛,乏力等症状的时候,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都是合适的选择。但通常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也非常有效,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比如心脏病,肾脏病,布洛芬发生不良事件风险要高一些。
对乙酰氨基酚,成人一般一次325-650mg,每4-6小时一次,24小时不超过2g。
布洛芬,成人一次200-400mg,每4-6小时一次,24小时不超过3.2g。
这些药物在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需要的时候才用,中病即止,对于常见的能够自己好的自限性疾病,可帮助病人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顺利地度过整个病程。
最后编辑于 2024-10-11 · 浏览 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