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创新诊疗学》刘进序言

刘进教授对安建雄博士疼痛与睡眠医学领域原创工作的评价:
提出一个新概念, 建立一套新方法,开辟一个新领域.
现代麻醉学的核心工作内容是:消除病人对伤害性刺激的疼痛和异常应激反应;对围麻醉期手术病人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与调控,对重要脏器组织及功能的保护与支持;围麻醉手术期危急重症的快速诊断、救治和积极预防。令人骄傲的是有部分富有远见的麻醉学家将麻醉期间的知识和技术用于手术室外造福人类,如中国王源昶教授发明的胸外心脏按压术和美国Peter Safar发明的心肺复苏术,每年让成千上万的患者死而复生;而John Bonica创建疼痛医学则让无数人从慢性疼痛的煎熬中得以缓解或解脱;John Loudy因发明了血库,让因失血而濒临死亡患者“分享(share)”健康人的生命。不过以上案例多为麻醉学技术用于紧急情形救治或症状缓解,麻醉医生是否能治愈一个非麻醉手术期(疑难)疾病,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与安建雄博士在北京阜外医院麻醉科工作时,就开始从事冠心病搭桥手术围术期心肌缺血、顽固性心绞痛的麻醉介入治疗及其机制研究。2005年安建雄从美国学习回国后,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先后用创新手段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慢性盆腔痛、顽固性呃逆和慢性失眠等顽症获得良好效果。更难能可贵的是,安建雄团队还以临床问题为引导,通过在实验室建立三种新型疼痛动物模型,结合临床证据,提出慢性疼痛的全神经损伤学说,并在新理论来指导临床行为,最终做到“不用一滴激素,不损毁一根神经,远期疗效大幅提高,并发症显著减少”。特别是近年来,提出仿生睡眠滴定、病人自控睡眠等新概念,建立了多模式睡眠创新诊疗体系,为慢性失眠,特别是药物依赖性失眠的治疗开辟了新领域。安建雄团队创建的睡眠滴定法快速鉴别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不宁腿综合征,更是麻醉医生在诊断学鲜有贡献,实属难能可贵。而新近发表的慢性失眠全神经损伤新学说,更是麻醉与睡眠医学界难得的理论创新。
以安建雄为代表的一批麻醉学界的有志之士,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麻醉创新诊疗新型亚学科。2020年发起申请成立中华医学麻醉学会睡眠医学学组,2023年又成功申请获批麻醉创新学组,最近有提出“麻醉精神医学“和”介入精神医学“等新概念。作为麻醉创新诊疗临床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的载体,《麻醉创新诊疗学》吸纳了活跃在临床一线的的麻醉创新诊疗医师,谱写了他们最新的临床经验和创新理论。相信本著作的出版发行,必将对我国麻醉创新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我也借此机会对本书全体作者表示衷心祝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学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首任会长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进
2024年5月30日于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