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抑郁状态≠抑郁障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主要特征为持续情绪低落、对平时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或动力、自我评价低、有消极言行等。部分抑郁症患者患有“微笑抑郁症” ,带有抑郁情绪的人把抑郁的一面掩饰起来,戴着微笑的面具,让人以为自己生活愉快,导致抑郁症状很难被发现。面对人生路上种种艰难困苦,难免会感到压力重重,甚至不堪重荷,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让生命不再生机勃勃,而是布满阴霾。
那么,“抑郁”是不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呢?“抑郁情绪”与“抑郁症”又是什么关系呢?但同时也发现,很多人都将抑郁情绪、抑郁状态、抑郁症混淆。
1、什么是抑郁?
抑郁情绪往往是指一种情绪状态,而抑郁症是一组疾病的总称。人人皆可抑郁,但非人人皆患抑郁症。
抑郁情绪更短暂和较轻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特定的事物或事件引起的,例如失败、失望、悲伤或挫折。抑郁情绪可能会导致情绪低落、消沉、失去动力和干扰心理健康,但通常不会像抑郁症那样具有持久的、广泛的症状。
抑郁情绪更多是暂时的、短期的反应,可能由特定的事件或情境引起,如失恋、失业、家庭问题等,抑郁情绪通常会自行缓解。抑郁症:可能会对日常功能造成明显的影响,包括工作、学习、社交、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可能感到缺乏动力和能量,并失去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正常的抑郁情绪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有一定时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能恢复心理平稳,或当生活事件解决时自然缓解,对正常的生活、工作不造成明显负面影响。
2、抑郁状态
抑郁状态是指存在抑郁情绪的,介于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之间的一种状态,这种情绪存在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且症状较轻。抑郁状态是比抑郁情绪重而较抑郁症轻,除抑郁情绪外,还可能伴有躯体不适,如头痛、失眠、乏力、食欲不振等。抑郁状态与其他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焦虑、厌倦、敌意、孤独等有时很难区分。
抑郁状态具有部分抑郁症的特征,但不一定具有全部,另外病程也还没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但如不及时调整或干预,极易加重,最终造成抑郁症。
3、什么是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s)也称为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障碍分为单次发作的抑郁障碍,复发性抑郁障碍。任何人对抑郁障碍都没有免疫力,抑郁障碍随时随地可能向任何人攻击。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无人能幸免!

D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
A.以往的2周时间中,几乎每天都会出现5个或5个以上下面的症状,其中至少包括“心境抑郁”或“兴趣或愉悦感丧失”中的1项,并与先前的功能相比出现明显差别。
(1)持续的抑郁情绪,表现为感到沮丧、空虚或无助。
(2)对几乎所有活动都失去兴趣或乐趣。
(3)明显体重减轻或体重增加,或者食欲显著减退/增加。
(4)失眠或睡眠过多。
(5)身体运动或思维明显迟缓或紧张(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6)疲劳或缺乏精力。
(7)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或过于内疚。
(8)难以集中注意或做决定。
(9)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念头。
B.这些症状引起了临床上显著的痛苦或社交、职业等领域的功能损害。
C.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使用或其他躯体疾病。
D.无躁狂/轻躁狂发作。
E.这样的抑郁发作不能很好地用分裂型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妄想障碍,或其他特定与非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或其他精神障碍解释。
这些标准提供了对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依据,而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应该由专业的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如果您或他人可能患有抑郁障碍,请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D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
A.以往的2周时间中,几乎每天都会出现5个或5个以上下面的症状,其中至少包括“心境抑郁”或“兴趣或愉悦感丧失”中的1项,并与先前的功能相比出现明显差别。
(1)持续的抑郁情绪,表现为感到沮丧、空虚或无助。
(2)对几乎所有活动都失去兴趣或乐趣。
(3)明显体重减轻或体重增加,或者食欲显著减退/增加。
(4)失眠或睡眠过多。
(5)身体运动或思维明显迟缓或紧张(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6)疲劳或缺乏精力。
(7)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或过于内疚。
(8)难以集中注意或做决定。
(9)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念头。
B.这些症状引起了临床上显著的痛苦或社交、职业等领域的功能损害。
C.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使用或其他躯体疾病。
D.无躁狂/轻躁狂发作。
E.这样的抑郁发作不能很好地用分裂型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妄想障碍,或其他特定与非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或其他精神障碍解释。
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
抑郁障碍


4、ICD-11与DSM-5关于抑郁障碍诊断标准有何不同?
抑郁障碍目前我们公认的两套诊断系统分别是ICD-11和DSM-5,他们对于抑郁障碍的诊断有哪些区别呢?
(1)心境障碍的章节划分
ICD-11中“心境障碍”这个总的章节包括了“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DSM-5将“双相及相关障碍”和“抑郁障碍”划分为两个章节,是因为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无论从遗传上还是神经影像学标记物上都具有明显差异。
(2)DSM-5纳入数种ICD-11未包含的抑郁类型:DSM-5中包含破坏性心境失调和经前期烦躁障碍,而ICD-11中并未包含。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是一种属于儿童期的以易激惹为突出表现的抑郁障碍类型。经前期烦躁障碍是与女性月经周期高度相关的抑郁障碍类型。
(3)ICD-11中纳入了DSM-5未包含的抑郁类型:ICD-11中包含混合型抑郁和焦虑障碍。该疾病是一种同时具备焦虑和抑郁情绪,但均未达到焦虑相关障碍及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4)部分诊断名称类似但是含义不相同:ICD-11与DSM-5均包含了“恶劣心境”类似的概念。ICD-11中该疾病的名称为恶劣心境,定义中规定该诊断需要满足从未发到抑郁发作。DSM-5中类似的疾病称为持续性抑郁障碍,这种障碍实际上是慢性重性抑郁障碍和恶劣心境障碍的综合。
(5)物质/药物所致抑郁障碍及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障碍在两个诊断系统的定义:DSM-5中包含物质/药物所致抑郁障碍及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障碍,ICD-11中也包含这些疾病,但是分别被划分在物质/药物所致的精神障碍及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等章节中。
(6)诊断的标注:ICD-11通过亚诊断来区分不同类型的抑郁障碍,首先分为单次发作的抑郁障碍、复发性抑郁障碍、恶劣心境障碍、混合型抑郁焦虑障碍、其他特指/未特指的抑郁障碍,然后从严重程度、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以及是否缓解等维度划分为更次级诊断。DSM-5则在总体诊断定义之下,以各种标注的形式来表达不同的特征。
总结:ICD-11与DSM-5均包含了彼此未包含的诊断类别,对于两个诊断系统相互参照学习,有助于整体理解抑郁障碍及相关疾病。
5、如何区分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抑郁,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而抑郁症则是一种精神障碍,一种以抑郁消极、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那我们该如何区别抑郁症和抑郁情绪呢?
两者的区别可以从症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对个体的影响来作区分。
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都有可能经历过抑郁情绪,通常情况下抑郁情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持续时间短,随时间流逝而自愈。如果一个人,抑郁情绪持续时间太长,并不能随时间流逝而改善,他可能已经患上了抑郁症。抑郁症除了抑郁存续时间较长,症状通常也较明显,需要心理干预甚至药物治疗。

6、抑郁障碍的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24-06-09 · 浏览 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