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体成分分析水负荷参数对不同模式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发布于 2024-04-19 · 浏览 856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我国因尿毒症进入肾脏替代治疗(RRT)的患者日益增多,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腹膜透析(PD)是RRT的主要模式,约占所有RRT的95%~99%[1-2]。MHD和PD治疗模式虽然不同,但对控制尿毒症患者水负荷(OH)达标,同样面临目标值不准确、容量管理难度大等临床问题。基于生物电阻抗(BIS)技术的体成分分析(BCM),可以较为客观的提供体水分布参数,目前已在各透析中心逐渐推广使用,但BCM对MHD和PD患者转归的影响仍有争议。本研究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以BCM为基础的OH管理所形成的监测参数对两类透析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7年10月—2022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博爱医院、航空总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维持性透析的3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岁;维持性透析患者,采用MHD或PD;稳定透析时间>3个月。排除标准:急性肾损伤;预计透析时间<6个月;透析方法为MHD联合PD;妊娠;截肢;血红蛋白(Hb)<90 g/L、血浆白蛋白(Alb)<30 g/L;合并恶病质、恶性肿瘤、活动性风湿免疫疾病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遵从赫尔辛基宣言,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伦理委员会(积伦科审字第202203-116号备01号)审议通过。

1.2 分组

根据患者采用RRT模式,将患者分为MHD组(n=188)和PD组(n=146)。

1.3 资料收集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质量(BW)、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原发病情况,计算BMI。

1.4 BCM检测及OH控制

利用BIS技术使用BCM仪(Fresenius Medical Care Co.,德国)进行BCM检测。测量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完成。MHD患者选择透析前检测,PD患者在腹透液保留存腹情况下检测。患者取平卧位,电极片贴于手腕和同侧脚踝处皮肤,录入患者当日的身高和BW,BCM仪将收集5~1 000 kHz间50种不同频率下BIS结果,具体参数包括:OH,总体水(TBW),细胞外水(ECW),细胞内水(ICW),瘦组织含量(LTM),瘦组织指数(LTI),脂肪组织含量(ATM),脂肪含量(FM),脂肪组织指数(FTI)。设定OH值-2.5~+2.5 L为目标范围,根据患者SBP、DBP、BW变化、是否存在水肿表现等,综合评估并制订患者的目标体质量(TW)及透析脱水量,以水的比重1.0 kg/L计算TW(kg)=BW(kg)-OH(L×kg/L)。

1.5 随访

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访视,1次/月,记录透析治疗参数、BW、SBP、DBP,计算多次随访结果的平均值(BWm、SBPm、DBPm、TWm),每3个月完成1次BCM检测并制订后期透析脱水和TW控制方案。患者至少6个月内完成3次随访。患者需要资料完整,否则将被视为脱落。随访期间记录终点事件,首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ACM),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事件(CVE)、复合不良事件(CAE)、外科手术或骨折(SOF)。CVE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严重心律失常、卒中。CAE包括感染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Alb<30 g/L)、中重度贫血(Hb<90 g/L)。末次随访日期为2022-09-30。计算重复测量的BCM参数平均值并以后缀“m”表示,包括BWm、OHm、TBWm、ECWm、ICWm、LTMm、LTIm、ATMm、FMm、FTIm。记录OH最大值(OHmax)、最小值(OHmin)、平均值(OHm)、标准差(OHsd)、最大变化值(OHd=OHmax-OHmin)、时间平均的最大变化值(OHd/t)。OHd/t(L/月)=OHd/最大值。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比较,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终点事件与BCM参数的相关性,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患者发生次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ACM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究患者ACM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基线资料

共311例患者完成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9.9(18.0,36.0)个月,其中MHD组176例,PD组135例完成了随访。MHD组患者随访时间明显长于PD组[32.2(27.0,41.2)个月与20.0(12.2,30.1)个月,Z=1.857,P=0.002]。MHD组12例失访,包括肾移植3例、转其他中心8例、不依从方案退出1例;PD组11例失访,包括:改行MHD模式3例、联合MHD模式3例、转其他中心3例、资料不全2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BMI、SBP、DBP、原发病构成、TBW、ECW、ICW、ECW/ICW、LTM、LT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D组透析龄、BW、TW、ATM、FM、FTI高于PD组,OH低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g

2.2 患者随访资料

MHD组BWm、TWm、SBPm、ATMm、FMm、FTIm高于PD组,OHm、OHsd、OHd、OHd/t低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BPm、TBWm、ECWm、ICWm、ECWm/ICWm、LTMm、LTI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g

2.3 患者次要终点事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随访结束后,MHD组CVE、CAE、SOF的发生率分别为16.5%(29/176)、39.2%(69/176)、4.0%(7/176),PD组分别为45.9%(62/135)、83.0%(112/135)、8.2%(11/135)。MHD组CVE、CAE发生率低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09,P<0.001;χ2=60.132,P<0.001)。两组SOF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37,P=0.118)。

以患者是否发生CVE(赋值:是=1,否=0)为因变量,以ECWm/ICWm、OHm、OHmax、OHsd、OHd/t(赋值均为实测值)为自变量;以患者是否发生CAE(赋值:是=1,否=0)为因变量,以透析龄、OHm、OHmax、OHsd、OHd、OHd/t(赋值均为实测值)为自变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HD组ECWm/ICWm为CVE的影响因素(P<0.05),OHd为CAE的影响因素(P<0.05);PD组患者年龄为CVE的影响因素(P<0.05),OHd为CAE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4。

img
img

2.4 患者ACM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ACM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示,PD组ACM发生率高于M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5,P=0.008),见图1。

img

以患者是否发生ACM(赋值:是=1,否=0)为因变量,以透析龄、年龄、随访时间、DBPm、LTIm、ECWm/ICWm、LTMm、OHsd、OHd、OHd/t(赋值均为实测值)为自变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MHD组ACM的影响因素(P<0.05),DBPm、OHsd是PD组ACM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5。

img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OH过重,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冠心病、左心室肥厚等,是造成透析患者死亡及临床不良转归的重要原因[3-7]。透析患者没有OH且血压正常时的BW定义为干体重,但目前MHD和PD治疗模式难以使患者达到干体重[6]。许多研究显示BIS技术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人体的OH及体成分构成[8-12],对临床管理透析患者OH达标具有实用性。由于应用BIS进行OH管理对于透析患者改善预后的作用尚不确定,本团队设计了该临床研究,探讨BCM各参数与透析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对比MHD和PD患者应用BCM进行OH管理对终点事件影响的差异。

本研究中MHD患者基线透析龄较长,BW和TW显著高于PD患者。进一步检测的BCM参数差异也较大,主要表现在BMI相当的情况下,MHD患者脂肪组织更多,ATM、FM、FTI均显著高于PD患者,OH显著低于PD患者,提示MHD患者相对PD患者OH更小、营养状态更好。分析原因可能是患者选择透析治疗模式时,BW较大者会首选MHD而非PD,以免造成溶质清除不佳的情况。另外多数患者进行非卧床连续性PD,而PD液均为葡萄糖溶液,长期含糖PD液留存腹腔会造成患者细胞水肿、OH增高、代谢紊乱等。

虽然MHD和PD组TW目标值的评估方案一致,但实施BCM指导TW措施后,两组基线BCM参数的差异在随访期间依然存在。MHD组BWm、TWm、ATMm、FMm、FTIm显著高于PD组,OHm显著低于PD组,提示BCM指导下的OH管理并不能缓解PD患者长期存在的OH高和脂肪组织少的问题。同时本研究发现,PD组反映OH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参数,如OHsd、OHd、OHd/t均显著高于MHD组,说明PD患者不仅OH偏重,而且波动性也较大。虽然目前较少研究能够给出BCM指导下OH管理有利于PD患者预后的证据[4-5,9-11,13],但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PD患者应当更为频繁的进行BCM监测,以利于PD患者OH控制目标值的及时调整。

当前透析依然是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而MHD人群数又显著大于PD。二者的技术差异和患者管理方式存在巨大差异,MHD以在医疗机构透析中心接受治疗为主要方式,标准治疗为4 h/次,3次/周,与PD相比有更多机会接受医护人员的照护;PD则以在家中进行连续非卧床PD治疗为主要方式,需要操作3~4次/d,主要依赖患者自身或共同居住者。此外,MHD技术上依赖体外循环和经过人工肾半透膜进行替代治疗,PD则依赖患者自身的腹膜组织进行物质交换,PD液长期浸泡造成腹膜纤维化和物质交换能力下降是PD技术失败的常见原因[14],腹膜感染是造成PD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15]。相比较而言,MHD单次治疗效率更高,MHD技术存活率显著高于PD[16-17],这可能是造成PD患者远期预后差于MHD患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也显示,PD组患者ACM、CVE、CAE均显著高于MHD组。

有研究显示基于BCM的OH管理有利于PD患者达到理想BW,但对改善ACM和技术生存率无显著效果[4]。MOTOTSUGU等[6]的研究显示,即使在PD基础上增加1次/周血液透析,液体超负荷仍是PD患者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本研究Logistic和Cox回归分析均提示,OH相关参数与透析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OHsd是PD患者ACM的影响因素,OHd是所有透析患者CAE的影响因素,提示OH过高或波动过大将造成透析患者容易发生感染、贫血、严重营养不良等,进而造成患者死亡率增高。但同时,本研究也显示年龄大是造成MHD患者ACM、PD患者CVE风险的影响因素,体水分布指标ECWm/ICWm与MHD患者CVE有关,提示OH值并不影响MHD患者总体死亡率。此外,两组透析患者CVE的发生均不受OH参数的影响,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3]。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长期稳定的透析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同时对多次测量的临床参数,尤其是BCM参数进行平均值和个体标准差值的计算并统计分析,有效减少横断面研究中单次测量点误差的发生,更能反映慢性病长期管理的情况。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由于基线参数BW等在两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同时本研究没有纳入MHD联合PD治疗的患者,因为联合透析患者的OH情况更为复杂[6-7]。此外,本研究未测定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未统计全面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患者的用药信息未记录等。

综上所述,不同的透析模式造成患者OH状态不同,PD患者较MHD患者OH更明显,BCM所得OH值的波动可以预测PD患者的ACM,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探讨基于BCM的液体管理如何提升透析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略

引用本文:张东亮,马迎春,任建伟,等. 体成分分析水负荷参数对不同模式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4,27(21):2586-2591.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09.(点击文题查看原文)

最后编辑于 2024-04-19 · 浏览 856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