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每天学点心电图系列——第十天 心电图分析方法和步骤

发布于 2024-03-30 · 浏览 1317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5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1.结合临床资料

多种疾病可以引起同一种图形改变,例如心肌炎、心肌病、脑血管意外等都可能出现异常Q波,不可轻易诊断为心肌梗死;又如V5导联电压增高,在正常青年人仅能提示为高电压现象,而对长期高血压或瓣膜病病人就可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厚的依据之一。因此,在检查心电图之前应仔细阅读申请单,必要时应亲自询问病史和作必要的体格检查。

2.对心电图描记技术的要求

(1)心电图机必须保证经放大后的电信号不失真。

(2)描记时应尽量避免干扰和基线漂移。

(3)根据临床需要及心电图变化,决定描记时间的长短和是否加作导联。

3.熟悉心电图的正常变异

(1)P波一般偏小常无意义;

(2)儿童P波偏尖;

(3)由于体位和节律点位置关系,Ⅱ、aVF导联P波低平或轻度倒置时,只要I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则并非异常;

(4)QRS波群振幅随年龄增加而递减;

(5)儿童右心室电位常占优势;

(6)横位时Ⅲ导联易见Q波;

(7)“顺钟向 转位”时,V1甚至V2导联可出现“QS”波形;

(8)呼吸可导致交替电压现象;

(9)青年人易见ST段斜形轻度抬高;

(10)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出现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尤其女性;

(11)体位、情绪、饮食等也常引起T波振幅减低;

(12)儿童和妇女V1~V3导联的T波倒置机会较多等。

4.心电图的具体分析方法

首先应该关注走纸速度和标准电压,前述分析心电图的诸多方法和心电图波形,均是在走纸速度为标准的25mm/s的情况下获得的,若心电图的走纸速度发生变化,相应的心电图波形也会有适当的改变。其次,可以按照心电图波形产生的顺序来进行分析,具体分析顺序如下:

(1)心率的计算:心率的计算对于临床决策及处理至关重要,大概的心率计算方法可以分为心脏节律规整或不规整分别加以计算。

(2)P波的分析:①分析心电图是否存在窦性P波,并分析窦性P波相关的异常心电图,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左右心房肥大;② 分析心电图是否存在非窦性P波,并分析非窦性P波相关的异常心电图,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逸搏、交界性期前收缩、交界性逸搏;③分析心电图是否没有P波,并分析没有P波的异常心电图,包括交界性期前收缩、交界性逸搏、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3)PR间期的分析:①PR 间期的延长,可能存在房室传导阻滞;②PR间期的缩短,可能存在预激综合征。

(4)QRS波群的分析:①正常QRS波群的形态及电压特点;②借助QRS波群进行电轴偏转的判断;③借助QRS 波群电压的变化进行心室肥厚的判断;④增宽的QRS波群的分析:室性期前收缩、室性逸搏、室内传导阻滞;⑤无正常QRS波群的分析: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5)ST段的分析:①ST段抬高的分析;②ST段压低的分析。

(6)T波的分析:①T波高尖;②T波低平;③T波倒置。

(7)电解质及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这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收集足够多的心电图信息,避免对异常心电图的漏诊。另外,对分析的最后结果,还要反过来看与临床是否有明显不符合的地方,并提出适当的解释。原则上能用一种道理解释的不要设想过多的可能性;应首先考虑多见的诊断,从临床角度出发,心电图诊断要顾及治疗和病人的安全。

参考资料

1.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29-530.

最后编辑于 2024-03-30 · 浏览 1317

回复5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