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国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留置时程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发布于 2023-12-01 · 浏览 1179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6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研究背景

  脐静脉置管(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UVC)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NICU)中常见的创伤性操作。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 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CLABSI)的风险对于改善新生儿死亡率和长期预后至关重要。UVC相关CLABSI的发生率从1~16.9例/千导管日不等;并且随着UVC留置时程的延长而增加。UVC的最佳留置时程仍不确定。2022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如果新生儿需要较长时间的中心静脉置管,则应在置管7天内拔除脐导管,以减少UVC相关CLABSI。然而,由于大多数入选研究不精确、不一致,其中只有一项研究是在现行标准护理下进行的,因此该证据的可信度较低。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显著提高。我国各NICU的脐导管平均留置时程从4.9~7.2天不等,但大多数研究都是单中心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确定全国范围内UVC留置时程和UVC相关CLABSI的发病率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国内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包括24个省份共44家医院NICU收治的接受UVC早产儿的病历资料,观察终点为脐静脉置管拔除后48小时。对患儿基线数据、CLABSI发生率、及其他UV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不同出生体重的早产儿,随置管时间延长的CLABSI发生风险。

研究结果

   共纳入UVC早产儿病例2172例,胎龄30.0±2.4wk,出生体重1258.5±392.8g,其中男婴1163例(53.5%),UVC留置时程为7(6,10)天。总体CLABSI发生率为2.4%,发生密度为3.03/千导管日。按照UVC留置时程中位数分为短程组(≤7天)和长程组(>7天),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等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 CLABSI发生密度分别为3.71/千导管日和2.65/千导管日 (χ2=1.474, P=0.22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按照每日计算CLABSI的发生率(即当日发生CLABSI例数/当日UVC在位例数),发现每日在位CLABSI发生率随保留时程延长而升高,UVC留置时间为3~6、7~12和13~15天的新生儿,CLABSI发生率分别为0.14%、0.68%和2.48%(χ2=44.481, P<0.001),存在统计学差异。三组抗生素暴露率分别为91%、47.9%和55.6%(均P<0.001)。将纳入数据按出生体重分为极低出生体重组(458/2172, 21.1%)和非极低出生体重组(1714/2172, 78.9%),应用Kaplan-Mer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发现:两组生存曲线趋势相近,Log Rank(Mantel-Cox)分析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9, P=0.604)。

img

图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和脐静脉置管并发症

研究结论

本研究中接受UVC置管的早产儿,胎龄平均30.0±2.4wk,平均出生体重1258.5±392.8g,UVC留置时程中位数为7天。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03/千导管日。UVC相关CLABSI发生率随留置时程的延长而增加,但现有数据尚无法确定UVC保留的最佳时程。

最后编辑于 2023-12-01 · 浏览 1179

4 2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