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关于新生儿脱水补液的一些思考

发布于 2022-07-30 · 浏览 5360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7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近期遇到一例新生儿重度高渗性脱水,在家呕吐、腹泻4天,体重下降厉害,血气分析提示重度代谢性酸中毒,血钠162mmol,第一组液体扩容之后,上了1/2张,想补充累积损失量,1小时后复查发现血钠掉的非常快,赶紧慢慢调整张力,之后才维持稳定;因此对于高钠血症的脱水补液,想用传统的1/2张可能张力还是太低,那么该如何计算呢,对于这个问题,自我做下总结,希望大家帮忙指正。同时里面有很多例子。

一、常见液体组成配比:

2:1 含钠等张液:常用于扩容,与常规生理盐水扩容的优势在于钠、氯比例

合适,不会造成短期内高氯血症;

例:3kg,20ml/kg 2:1 含钠等张液=60ml

2 份盐,1 份碱: 2份(0.9%氯化钠=40ml)+1份(1.4%碳酸氢钠=20ml相当于5%碳酸氢钠5.6ml+5%葡萄糖或灭菌用水14.4ml)

所以液体组成:

0.9%氯化钠针40ml+5%碳酸氢钠针 5.6ml+5%葡萄糖注射液14.4ml

2:3:1 液:属于 1/2 张,常用于补充累积损失量;

例:3kg,中度脱水(50-100ml/kg),预估 180ml

组成 :2份盐:3份糖:1份碱=2份(0.9%氯化钠60ml)+3份(5%葡萄糖90ml)+1份(1.4%碳酸氢钠30ml=5%碳酸氢钠8.4ml+5%葡萄糖21ml)

所以液体组成:

0.9%氯化钠 60ml+5%葡萄糖 111ml(90ml+21ml)+5%碳酸氢钠 8.4ml

2:6:1=1/3 张:;4:3:2=2/3 张:以此类推。盐碱比例都是 2:1(和血液内钠:

氯比值相似) 

二、液体渗透压计算:

定义:临床溶液的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

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正常血浆渗透压 280-320mOsm/L

某溶液的张力=它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正常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举例:

1、0.9% NaCl

 溶液渗透压 =(0.9×10×1000×2)/ 58.5 = 308 mOsm/L;

 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 1,故该溶液张力为 1 张。

2、5% NaHCO3

 溶液渗透压=(5×10×1000×2)/ 84 =1190.4 mOsm/L;

 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 4,故该溶液张力为 4 张,

1.4% SB 约为 1 张。

混合液体张力计算:

原则: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1×V1+C2×V2=C3×V3(V1+V2)。

(C 为张力,V 为液体量)

几种常用溶液张力:

10%(Nacl)11 张(临床上可按 10 张计算),

0.9%(Nacl)1 张,

5%(NaHCO3) 4 张,

10%(Kcl)9 张,

10%(GS)0 张(无张力,相当于水) ;

例 1:10%Nacl(10ml)+10%GS(90ml)

10×10=X×100,X=1,因此该组张力为 1;

例 2:0.9%氯化钠 60ml+5%葡萄糖 111ml+5%碳酸氢钠 8.4ml1×60+4×8.4=X×180,X=0.5,因此该组张力为 1/2;以此类推。

三、高钠血症补液方案:

处理:

(1)严重脱水和休克时,不论血清钠高低,均应首先扩容。

(2)缺水量(L)=(实际值-目标值)/目标值*kgx0.7

要求:每小时 Na 下降速度 0.5-1mmol,24 小时内至多下降 10mmol。

简单计算:

提供 4mL/kg 的自由水可使血浆钠下降约 1mmol/L

5%GS 无张力--100%自由水

0.45%NS 1/2 张液-- 50%自由水

NS 等张液-- 0 自由水

举例:3kg,中重度脱水,血钠 160mmol,

①、目标:前 8 小时把累积损失量补足,总量:100ml×3=300ml,计划下降血

钠至 156mmol

②、需水量(L)=(160-156)/156×3×0.6=0.046L

③、需要内生水 46ml,可以下降 4mmol 钠,相当于 4ml/kg 下降 1mmol 钠,

下降 4mmol,需要 16ml/kg(48ml)

④、5%GS46ml 可以产生 100%内生水(因此 5%GS46ml 可以产生 46ml 内生

水),剩余用 0.9%氯化钠补足:300-46=254ml,相当于 10%氯化钠

23ml+230ml5%GS

⑤、最终液体:5%葡萄糖 276ml+10%氯化钠 23ml(相当于 4/5 张)8 小时内

入(泵速 8-10ml/kg.h),可以下降 4mmol 血钠。

后续 16 小时计划下降 5mmol,总量可以考虑 240ml(5ml/kg.h)

、需水量(L)=(156-151)/151×3×0.6=0.059L≈60ml

②、因此 5%GS60ml,剩余用 0.9%氯化钠 180ml 补足,相当于 10%氯化钠

16ml+5%GS164ml;

③、最终液体:5%GS224ml+10%氯化钠 16ml(相当于 2/3 张),16 小时内

泵入(泵速 5ml/kg.h)。

四、低钠血症补液方案:

1、对于血钠>120mmol/L,建议限制液体;

2、对于血钠<120mmol/L 或有神经系统症状时,此时不应限制液体,可以使用

呋塞米,同时补充 3%氯化钠;

3、要求:必须慢补(24小时血钠上升<8mmol/L,前4小时<0.5mmol/L/h)

4、Na+缺失=(Na+理想值-Na+实际值)×0.7×体重

举例:2.5kg,生后 1 月余,足月儿,严重喉裂,营养不良,Na116mmol/L

缺失量 Na=(120-116)x2.5x0.7=7mmol

10%Nacl=7÷1.7≈4ml

配成 3%Nacl:10%NaCl4ml+5%GS8ml,维持 4 小时 3ml/h。

如 4 小时后复测 Na121mmol/L

则 Na=(126-121)x2.5x0.7=8.75mmol

Na 生理需要量=2mmol/kgx2.5=5mmol(还需适当考虑可能累计丢失的量)

总需要 10%NaCl=(8.75+5)÷1.7≈8ml

24 小时总液量160x3=480ml;

4-6小时监测血钠,再进行调整,当钠>130mmol

以上,可适当延长监测频率,并减少纠正量。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360

6 356 5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