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遗传因素在儿童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过去二十年来,儿童胰腺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病因与成人胰腺炎迥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临床研究的进步,相关的基因缺陷已成为儿童胰腺炎的重要原因。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儿内科的肖园团队在Pediatric Investigation发表综述讨论了遗传变异在儿童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中的作用,介绍了胰腺炎的相关基因异常和分子机制、儿童遗传性胰腺炎的流行病学数据以及基因测序工作对于胰腺炎诊治的意义。
截至2020年,有12个基因参与了儿童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特别是PRSS1基因、SPINK1基因和CFTR基因。这些基因主要通过胰蛋白酶依赖性途径、蛋白质错误折叠引起内质网应激及导管异常这三种机制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这些基因突变所引起儿童的胰腺炎通常具以下明显的特征,包括发病早、胰管结石风险增加和疾病进展快。相对于无突变的患儿,具有相关基因突变的胰腺炎患儿今后发展为胰腺内分泌、外分泌功能障碍以及罹患胰腺癌的风险将显着增加。
在中国儿童胰腺炎的研究队列中,PRSS1基因的突变(p.R122H、p.N29I和p.G208A)、SPINK1基因的突变(c.194+2T>C)为常见的突变热点。对于胰腺炎患儿,该综述也列举了6种可以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适应证。基因测序有助于明确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患儿的病因诊断、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估预后。这是一个不断进展的领域,初步的研究也显示对于特定CFTR突变引起的复发性胰腺炎,治疗囊性纤维化的新药Ivacaftor,可能有益于保护胰腺的功能。

图1 与胰腺炎相关的致病基因
最后编辑于 2023-12-01 · 浏览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