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每日一文】研究速递丨孕妇孕期饮食模式与婴儿体重状况的关系

儿童肥胖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饮食习惯快速转变和儿童肥胖患病率逐年攀升,这会增加其成年后发生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风险。世卫组织总干事在终止儿童期肥胖症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强调了产前保健的重要性,例如妊娠期适当的孕妇营养是预防儿童肥胖的关键可控制因素。但此前,我国很少有研究探讨母亲饮食模式与子代体重和生长轨迹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Nutrients》上发表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调查了中国出生队列中母亲的饮食模式与婴儿体重状况的关联。
研究使用了“沈阳队列研究”数据,纳入937对母婴,通过使用食物频度问卷(FFQ)和三天饮食日记(TFD)两种工具结合,更全面地评估了妊娠期间的孕妇饮食;测量了婴儿出生时、1、3、6、8以及12个月时的体重和身长,最后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检测了两者的纵向关联。
结果表明,母亲坚持“富含蛋白质模式(乳和乳制品、蛋类、豆和豆制品、坚果)”与婴儿出生时、3个月和6个月时较低的BMI z评分,以及婴儿期较低的超重和肥胖几率有关[(第三四分位数Q3 vs. 第一四分位数Q1)OR:0.50,95%CI:(0.27,0.93)];母亲坚持“蔬菜-水果-大米模式”与出生时、3个月和6个月时较高的BMI z评分,以及整个婴儿期较高的超重和肥胖几率相关[(Q3 vs Q1) OR:1.79,(1.03,3.12)];母亲坚持“油炸食品-豆类-乳制品模式”与3个月、6个月、8个月和12个月较低的BMI z评分和较低的超重和肥胖几率相关[(Q3 vs Q1) OR:0.54,(0.31, 0.95)]。此外,调整母亲妊娠期体重增加不会改变结果。
研究提示,虽然“油炸食品-豆类-奶制品模式”包含油炸食品,可能是肥胖发展的风险因素,但它普遍为高蛋白食物制作,如油炸鱼或肉。除此之外,该模式还包含豆类和奶制品等高蛋白食物。而“蔬菜-水果-大米模式”中含有大量高碳水化合物和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块茎),它们可能会影响母体血糖水平和宫内营养环境,从而导致子代代谢程序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母亲妊娠期可坚持对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尽量避免蔬菜-水果-大米的饮食模式,对于母亲为此种饮食模式的婴儿,医护人员应多加关注以避免其发生肥胖。本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制定围产期营养干预措施,更好地明确儿童肥胖预防的目标人群,为预防我国儿童肥胖、降低未来儿童肥胖率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Hu J, et al. Association of Maternal Dietary Patterns 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Weight Status across Infancy: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Birth Cohort in China. Nutrients. 2021 Jun 15;13(6):2040.
【往期阅读推荐】
【妇产每日一文】研究速递丨上夜班导致早产或因孕期不同阶段而异?
【儿科每日一文】一图读懂丨营养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认知发育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