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岁患者左背部疼痛两月半伴胸闷,如何才能诊断?(答案公布)

感谢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赵年 分享的病例: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7岁,已婚,因“左背部疼痛两月半伴胸闷”于2017年5月28日入我院呼吸内科。
简要病史:患者于2017年3月起出现左侧背部疼痛,3月18日于我院查胸部CT平扫无明显异常,1个月后仍有左侧背部疼痛伴有胸闷。2017年4月27日至外院就诊查胸部CT示左侧胸腔积液伴有左侧肋骨包块(图1);肋骨三成像CT示左侧第七后肋骨皮质毛糙,肿瘤不除外(图2)。患者于外院住院治疗,胸腔穿刺提示血性胸腔积液,具体病因不明。2017年5月2日外院PET-CT示左侧第7肋病变,FDG摄取增高,SUVmax为6.7,考虑恶性,建议病理明确。
入院查体:体温36.5 ℃,脉搏8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8/7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侧胸廓可见约10 cm手术疤痕,左侧肺部叩诊浊音,左侧呼吸音低,偶可及湿性啰音,右肺呼吸音清,心率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病理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肝肾功能、血脂全套、电解质、C反应蛋白正常,抗链球菌容素O、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可溶性抗原抗体(ENA)、抗核抗体谱、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E均正常,D-二聚体为1.85 mg/L(参考值:0~0.55 mg/L)。
血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前列腺特异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正常,糖类抗原125为176.9U/ml(参考值:0~35 U/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为16.74ng/ml(参考值:0~15.2 ng/ml)。血结核感染T细胞试验阴性,痰结核菌涂片3次阴性。
入院后行胸部增强CT:左侧胸腔积液、左肺下叶少许炎性灶、部分不张,左侧第7肋部分缺损;纵隔及双侧腋窝多发小淋巴结。头颅MRI:空蝶鞍,余未见明显异常。全身骨骼显像+SPECT/CT图像融合:左侧第7肋反应性骨形成活跃,结合病史,考虑肿瘤术后改变。
5月29日行胸腔穿刺抽液,胸腔积液指标:李凡他试验阳性,有核细胞计数1064/μl,单个核93%,多个核7%;腺苷脱氨酶7.8 U/L;乳酸脱氢酶196 U/L,白蛋白28.2 g/L,TB-DNA<100 copy/ml;胸腔积液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正常,胸腔积液糖类抗原125为1 489 U/ml(参考值:0~35 U/ml)。
骨髓穿刺:涂片、活检均未见累及。腰椎穿刺:未见中枢神经累及。

图1 胸部CT像示左侧胸腔积液、左第7后肋肋骨骨质破坏

图2 肋骨三维成像提示左侧第7后肋骨皮质毛糙,内见片状骨质破坏
胸腔积液病理:涂片中见大量红细胞、组织细胞及增生的间皮细胞,可见少量多核巨细胞(如下图)

胸腔积液离心沉淀细胞石蜡包埋免疫组化:CD68(+),CD1α(+),S-100(+),AE1/AEB(+),Ki-67约10%(+),WT-1间皮(+),Calretinin间皮(+),如下图所示:


胸腔积液病理像
b.胸腔积液离心沉淀石蜡包埋示朗格汉斯细胞S-100阳性,呈细胞核和细胞质阳性(DAB显色,放大100倍);c.胸腔积液离心沉淀石蜡包埋示朗格汉斯细胞CD1α阳性,呈细胞膜和高尔基区颗粒状阳性(DAB显色,放大40倍)
请问各位老师:目前患者胸腔积液伴有左侧第7后肋骨质破坏,胸水的诊断是否明确?如明确考虑何疾病,如诊断不明显,下一步如何诊断?内科胸腔镜?肋骨活检?如何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22-12-23 · 浏览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