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讨论|乳腺癌并肺转移,病理改变,怎样看待,如何治疗?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40岁
主诉:左侧乳腺癌术后4年,发现淋巴结及肺转移1天
简要病史:患者于2018-06-20在插管全麻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腹直肌肌皮瓣I期乳房重建术。术后病理:1.(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I级。脉管内可见癌栓,癌组织内可见导管原位癌,约占20%;癌旁可见少量淋巴细胞反应;可见癌细胞侵犯神经现象;癌肿周围乳腺组织可见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2.标本送检扩大基底(肌肉)切缘及四周环切缘未见癌。3.(左腋窝)淋巴结见转移癌1/7。免疫组化:癌成分ER(强阳,阳性率>95%),PR(强阳,阳性率约50%),HER2(3+),Ki67 约15%。4.(左腋窝组织)未见癌。根据病理需行术后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行THP-C序贯T方案化疗4程,应用曲妥珠单抗1年。之后间断口服他莫昔芬。本次门诊复诊,对比2022-5-17CT:1.两肺多发结节,较前增多、增大,考虑两肺多发转移瘤。2.新见左侧腋窝、前纵隔肿大淋巴结,考虑淋巴结转移瘤。3.两侧胸膜局部斑片状、结节状增厚,性质待定,胸膜转移待排。4.两肺尖纤维化病灶。5.左乳癌术后改变。门诊拟“左乳腺癌治疗后肺及淋巴结转移”收入院治疗。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粗针穿刺病理,1.(左乳)肿物穿刺活检:镜检见大量钙化及少量淋巴细胞,未见癌。2.(左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类型。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100%,强),PR(-),HER-2(1+/阴性),Ki67(30%+)。
2022-11-10CT:1.右侧腹直肌变薄,右侧腹直肌、右脐旁皮肤异常密度影,考虑腹直肌重建术后改变,与2022-05-17日腹部CT对比,较前相当。2.胆囊壁增厚,考虑胆囊炎可能。3.拟两侧卵巢卵泡与囊肿相鉴别,较前相当。4.右臀部小结节,较前相当。
2022-11-10磁共振:脑部MR平扫、DWI及增强检查未见异常。
2022-11-11SPECT:1、全身骨显像未见骨转移瘤征象。2、胸椎+肋骨SPECT/CT断层显像未见异常。
临床诊断:左侧乳腺癌综合治疗后肺及腋窝淋巴结转移(LB-HER2阴性型;原肿瘤分型三阳性)
治疗经过:-
讨论:乳腺癌转移病灶分型改变,讨论下一步治疗方案。
最后编辑于 2022-11-16 · 浏览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