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学术交流,概念必须清晰!

看到这样一张表格:

然后对于遗忘镇静慢诱导气管插管的注释:

提出几点看法:
1. 慢诱导,有教科书上说是保留自主呼吸的诱导,但这个慢字如何体现,时间上的慢吗?慢诱导,到底是国内自创的词语,还是来自于国外某个词语的翻译?
2. 遗忘镇痛,到底用了什么药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之为遗忘镇痛?我想可能是来自于conscious sedation的翻译,类似的还有清醒镇静,健忘镇静/镇痛,甚至还有翻译成清醒健忘的。如果说慢诱导属于自创词语,但好歹在教科书上是有统一的定义的(虽然也被很多人错误的理解和使用)。而类似遗忘镇痛这样五花八门的各种翻译,完全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让人费解!
3. 何为诱导,定义是什么?如果说诱导的定义是必须要进入无意识状态的话(表格中慢诱导无意识),“遗忘镇痛”(有意识)为什么又能划分在慢诱导里面?
遗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如果没那一大堆注释,你确定每个人都能理解你说的是什么吗?如果我改成中度镇静表麻下气管插管,是不是大家都能理解?
国内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普遍,静脉全麻,不插管全麻,基础麻醉,局麻强化等等。你能造词,我就能造词,如果每个人都去造词,那还不乱了套?
学术交流,必须要严谨!概念清晰,表达准确,有助于健康的学术发展!
最后编辑于 2022-05-20 · 浏览 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