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惊!眼内注射竟打出了结膜“滤过泡”
病情简介:
84岁女性,因“左眼疼痛、视力模糊1周”就诊。查体:Vod:指数,Vos:20/50,Tod:20mmHg,Tos:8mmHg。左眼上方结膜可见一薄壁、无血管的囊肿(图1),无明显脓性或粘液分泌物。左眼前房深,房水可见细胞,闪辉(+),无玻璃体炎症,视神经正常,C/D=0.3,黄斑区可见瘢痕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右眼前节(-),视神经正常,C/D=0.4,黄斑区可见瘢痕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

图1: 眼前段照相,上方结膜囊泡形成
既往史:双眼诊断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并接受多次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4年前曾行左眼白内障手术,否认其他眼内手术,否认眼外伤史。否认青光眼病史。高血压、2型糖尿病、骨关节炎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

图2: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证实存在全层巩膜瘘道。
患者预后:
患者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并在2天后进行滤泡修补手术。术后第1天,患者视力20/60。眼压为12mmHg,结膜溪流征(-),在原滤泡渗漏部位结膜闭合良好。术后1.5月,患者视力提升至20/40,眼压10mmHg,前房深且安静(图3)。

图3:术后1.5月眼前段照相,显示结膜泡消失
讨 论:
该患者的滤泡是由于在同一位置或附近多次玻璃体注射造成的。患者表现为一个薄而无血管的滤泡,可能是在注射部位抗VEGF药物可以通过阻止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减少滤泡的血管,导致缺血并易产生薄壁。尽管有非典型表现,本病例的治疗应与小梁切除术后的滤过泡渗漏相似。应评估患眼是否有滤泡感染和眼内炎,并基于临床结果抉择治疗方案。
小 结:
这是首例玻璃体内注射后意外形成囊泡并发症的病例。该病例特别显示了意外囊泡的潜在破坏性后果,包括囊泡炎或眼内炎。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是玻璃体腔注射的潜在并发症,一旦发现,就开始适当的管理步骤。医生在频繁注射时应考虑改变注射位置,以减少这种并发症的风险。
原文截图: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