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透镜移植治疗远视眼的思考(附上独创的circle内环标记居中度的病例)
远视眼人群比例少,而且大部分是无症状的低度远视,需要寻求治疗的远视眼在屈光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是比较少见的。可是治疗远视的手段除了眼镜、RGP等无创方案,手术治疗的手段和效果比较有限:
- 远视Lasik或PRK:缺点很明显,高度数远视(大于3.0D)效果欠佳,容易回退,有效光学区小,术后初期屈光度变化很大,不能治疗大于6.0D的远视
- 远视ICL:国内没有批准,且前房深度要大于3.0mm才行,但是远视眼往往都是浅前房,适合手术的病人少
- 屈光性白内障(单焦点或多焦点):优点是可以矫正的范围大,效果好。但是对于小于40岁的人群来说,进行透明晶体置换还是有点太激进
- 自体或异体透镜移植:自从有了smile手术后,手术“废料”基质透镜广泛用于各类角膜疾病治疗,也为高度远视眼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可是,透镜移植术式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就是手术资质的问题。透镜移植和传统角膜全层或板层移植不一样,但是目前的管理是和角膜移植要求是一样的,这导致大部分医生无法正常开展该项目。
除了资质这类行政管理上的问题,做了几例透镜移植后,觉得有很多临床问题(大家别深究我的资质 ):
- 如何精确计算植入的透镜的屈光度
- 如何保证术中透镜居中
- 如何标记透镜正反面
- 如何标记透镜散光轴位
- 如何平铺好透镜而不卷边(使用囊袋式植入时)
- 术后如何解决层间积液
第一点,周行涛教授团队已经给了答案,公式是:









最后编辑于 2024-05-17 · 浏览 1.7 万 · 13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