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李伟林治疗妊娠咳嗽经验

发布于 2021-10-28 · 浏览 1371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0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李伟林治疗妊娠咳嗽经验

https://mp.weixin.qq.com/s/ahwA9A-K9EQPHDfv_sJxIQ

辛老师微信对话录:

1,辛老师转发附言:

对咳嗽,我还是信任中医药!曾化很大精力,收集研究西药的咳嗽治疗,各专家讲座,实际应用,疗效并不如意。


2,九江学生回复我;(我儿子的学生,也这样认为)。

--我也觉得中医药在咳嗽方面疗效更好,还有小儿脾胃调理方面。


3,南京鼓楼医院临床药师张海霞回应:

同感,治疗咳嗽,切身体会,中医药值得信赖。


4,临床用药圈”--辛老师与小于--对话。

4,1,小于(药学博士):

@辛老师 嗯嗯,非常信任中医!咱们群里就有一位医术精湛的中医老师,他的方子我能用神奇俩字来形容。

4,2,辛老师;

1966年,文*初期,伤风感冒咳嗽,本院中医夏德尧先生(中医妇科名医),仅仅几味中药,就把过敏性咳嗽(仅仅是喉头痒,无痰,咳嗽)镇住。并一再告诫,不能再吹凉风。这个时候,文*,免不了半夜起来的事情。

还有一个案例,小儿发热,西医输液4-5天,无效,改中医儿科叶熙照医师,中药透表方法,药费6分钱,很快治愈。这个西医的儿子,现在也是医生。

还有,本人拉肚子,名中医陈子成,6味中药,比徒弟十几味中药还灵。

所以,中医,这个东西,一人一方,是绝对正确的。这个是我院朱怀远中医常说的。

 

4,3,辛老师:

但是,中医缺乏现代医药知识的缺陷,也存在的。

陈子成名中医,1966年医疗队下乡,巡回医疗路上,聊天中,说中医学院一个实习生,同他说,缝衣针吃到肚子里,用整根半生不熟的韭菜,服下去,把缝衣针从肛门中拉出来,感到非解。

我当兵后,同军医说起这事,回答说,很好理解。

 

我上大学后,学习多糖基础化学课,获得理论上解释。

后来卫生学校任教,与学生讲课了这个案例。

几十年后,我的邻居母亲,3次自己呑服缝衣针,都是韭菜,服下帮助拉出来。急诊导医的护士,就是我的学生。我说了一句,几十年前我给你们上课讲的,今天亲眼所见了!

 

这个邻居母亲,精神上有抑郁症。

 

5,京津冀合理用药专家群

5,1,赵**:考虑,多半是心理疾病!

这种病也可以催吐治疗。在老人的呕吐物中扔一根绣花针,估计也可以治愈老人的误食绣花针病!

 

5,2,辛老师:

X光透视证实,移动到什么部位,不是你说假戏真做,蒙骗老太太。有次还呑下3枚针。

 

5,3,赵**:不知道老太太是什么动机?

 

5,4,辛老师:精神病。你要问什么动机?

 

5,5,赵**:

哦,我看弗洛伊德看多了,总想给别人做点儿精神分析!

辛老师,抑郁症不等于精神病吧?

 

5,6,辛老师:我只关注如何帮助邻居这个急诊治疗,没有去过多关注老太太为什么会呑针!你的思维比我活跃!

 

5,7,赵**:

不好意思,辛老师,主要是我无法相信整根半生不熟的韭菜,服下去,可以把缝衣针从肛门中拉出来。我觉得没什么理论依据。不一定比酚酞片或者巴豆更能让人信服。神奇和传奇有时候反而会害了中医。

 

5,8,辛老师:

浙江临床药学微信群2个网友,也提问我们讨论的,韭菜怎么能把胃肠道里缝衣针从大便里排出来,这个很实用很有意思的对话题。我刚刚从过去备课教材中找到。人体胃肠道没有能水解纤维素的消化酶,所以,韭菜整根,不切断,实际上是增长纤维素长度,使其在胃肠道里有更多的缠绕缝衣针的机会。

哺乳动物能消化草本植物纤维素,是具备了水解纤维素的酶。(见图 1,2,3)

 

5,9,赵**:

您说的有一定道理。我仅从生活常识分析,我经常吃韭菜,生吃,炒着吃,做包子吃……不管怎么吃,遗憾的是我从来没有拉过肚子!

 

5,10,辛老师。

过去的化学备课本,一下找不到了,应该是有记录。

 

5,11,赵**:

好吧,如遇此危险时刻,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也只好如此一试了。毕竟这种方法符合最低伤害原则!

5,12,辛老师

这个治疗方法,一定是在X线定位缝衣针在胃肠道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斜刺入胃肠壁,一定要马上手术取出。这个比较麻烦,由于蠕动作用,体内的针会移位,手术刀进去的位置,针找不到了!

有多次报告,肌注时针头断了,医生马上固定肌肉,不让针跑位置,也有稍一松手,针跑走了,手术找不到了,后来,化脓了,针流出来了。


5,13,赵**:

辛老师说的对,经是好经,只是被我这个歪脖子和尚给念歪了!

 

 

 

6, 浙江临床药师微信群:

 

6,1,陈**(镇海中医院临床药学):

辛老师 吞缝衣针,韭菜怎么帮助拉出@辛老师

 

6,2,沈药师(义乌)

可能跟纤维素含量高,促进胃肠蠕动有关吧。

 

6,2,辛老师:

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图。1,2(大学课本)。3(中专课本)

img
img

图1;2,

img

图3,


2021-10-28汇总,辛老师


原文全文:

李伟林治疗妊娠咳嗽经验

蔡勋 李伟林省级名中医工作室 今天

李伟林主任中医师是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呼吸病和肝病的中医药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妊娠咳嗽治疗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本人有幸跟师门诊学习,受益颇多,现将其治疗妊娠咳嗽经验总结如下,抛砖引玉,以飨同道。

1、何为“妊娠咳嗽”

妊娠咳嗽的历史渊源,早在《诸病源候论》第四十二卷中记载:“妊娠期久嗽不已,或伴五心烦热者,称为‘妊娠咳嗽’,亦名‘子嗽’、‘子呛’等”。历代的医家对此有不同的论述,清代以前的医家对此论述的比较笼统。《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妇人妊娠病诸病下妊娠咳嗽中曰:“夫肺感于寒,寒伤于肺,则成咳嗽也。所以然者,肺主气而外合皮毛,毛窍不密,则寒邪乘虚而入,故肺受之也,五脏六腑俱受气于肺,以其时感于寒而为嗽也·······,其诸脏嗽不已,则传于腑。妊娠病久不已,伤于胎也”。宋﹒仲甫《女科百问﹒卷下》:“何为子嗽?答曰:肺主气,外合皮毛,风寒外感入射于肺,故为咳也。有涎者谓之嗽,无痰者谓之咳。夫五脏六腑俱受气于肺,各以其时感于寒而为病也。秋则肺受之,冬则肾受之,春则肝受之,夏则心受之,长夏则脾受之”。清﹒萧埙《女科经纶﹒卷四》明确提出“子咳”存在外感内伤不同的病因:胎前有咳嗽证也 …….,则分四时所感,五脏均受,有风寒火之不同,外感内伤之各别。《女科经纶》曰:“久嗽不已,则伤胎。”“子咳”与外感或者内伤咳嗽没有明显的区别,关键是对于胎儿的影响,所以称为“妊娠咳嗽”。

2、妊娠咳嗽的病因病机

妊娠咳嗽病位在肺、脾胃。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可分为:风寒或者分热。而妊娠咳嗽,易转化为内伤。正如朱丹溪《丹溪心法》所云“胎前咳嗽,由阴液聚养胎元,肺失濡润,又兼痰火上炎所致”随着胎体的生长,肺的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受到影响。当外邪入侵时,影响其宣发肃降,易至肺气不宣而气机郁闭。《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此外,患者素体胃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饮上逆,气机不畅,遂发咳嗽;若素体阴亏,肺阴不足,孕后阴血下聚以濡养胎元,阴血愈亏,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灼伤肺津,肺失濡润,发为咳嗽。妊娠咳嗽,久咳不已,病变部位在肺,关系到脾,总与肺、脾有关。说明了肺与脾胃之间的密切生理关系。妊娠期间,在治疗上无论外观或内伤致病,必然要考虑孕妇的体质特点,以养阴润肺为主。妊娠期间,由于孕妇生理上的特殊变化,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故孕妇机体处于“血感不足,气易偏盛”的状态,不仅自身易出现阴阳平衡失调,更容易受到外邪的侵扰。结合孕期孕妇的生理状态,李主任中医师认为,一则:肺为娇脏,而孕妇此时素体虚弱,易受外邪侵袭,正气不足,易引邪内陷,风邪内藏于肺络难以疏散。二则:肺喜润恶燥,孕后下注冲任养胎,阴血亏虚,肺脏失养,若加上阳邪郁而化火,灼肺伤津,肺失濡润,久咳不已。三则:久咳伤肺,在耗伤肺阴的同时,子病及母,子盗母气,亦会影响脾土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脾胃失运则胃纳不佳、肢疲乏力。

3、对子咳的治疗

李师治病与安胎并举,急则治其标,缓则其治其本。先以“宣肺止咳,搜风剔邪”,次以“滋阴润肺”,末以“调理脾胃,兼顾养肺”善后。其中关键是最初的治疗务求效捷,李主任中医师自拟的“搜风剔邪宣肺止咳方”效果迅速,往往一剂知三剂显效。“搜风剔邪宣肺止咳方”基础方由僵蚕、荆芥、蜂房、墨旱莲、诃子、白前、杏仁、桔梗、百部、紫菀、枇杷叶、黄芩、桑白皮、知母、甘草。此方中,僵蚕、蜂房、荆芥三药与诃子、墨旱莲合用深入肺络将藏于肺络之邪搜捕透析而出,搜风剔邪止咳。诃子、墨旱莲除引三药入络外并收敛肺气以免疏散太过。白前、杏仁、桔梗、百部、紫菀、枇杷叶宣利肺气、降气化痰,亦宣亦降,以复肺气之宣降。肺气不宣日久郁而化热,故以黄芩、知母、桑白皮清泄肺热,清热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搜风剔邪,宣肺止咳。

凡妊娠用药,破气、行血、峻下、滑利、祛瘀、耗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禁用或慎用。另外还有部分中药治疗常人咳嗽时常会用到的,但孕妇也得避免随意使用。如治疗咳嗽、咽痛、咽痒、鼻塞等呼吸道症状时常用的重楼、射干、南星、蝉蜕、地龙、细辛、枳壳、天花粉、远志和退热时常用的竹叶、桂枝、片姜黄、蒺藜、通草、牡丹皮、水牛角、滑石、米仁等均需忌用或慎用。

4、典型医案

 陈某,女,33岁,2016年5月20日初诊。咳嗽3个月,妊娠8个月(第二胎)。孕5月时出现咳嗽,至多家医院就诊症状未缓解,咳嗽一直迁延未愈。近两月来,咳嗽反复发作,以咳嗽咽痒,阵咳,夜咳、时有咳醒,咯痰不爽,兼有咽痛咽干,伴胸闷气喘、动则加重,产科孕期体检提示胎儿已提前入盆,舌质红,苔薄黄,脉滑。辅助检查;血常规+CRP、过敏源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彩超:中孕,单活胎。中医诊断:子嗽。证型:肺气郁闭型。治则:宣肺止咳,搜风剔邪。方用:连翘10g、金银花10g、荆芥10g、白前10g、浙贝母10g、苦杏仁10g、桔梗5g、桑白皮10g、百部5g、紫菀10g、枇杷叶10g、远志5g、知母10g、黄芩10g、南沙参10g、墨旱莲10g、蜂房10g、诃子10g、僵蚕10g、甘草3g。3剂,每日一剂半,一剂煎二次,早中晚各服用一次。煎煮之法为:将药物放于冷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煮开,文火煎煮分8钟,然后关火,焖5分钟后将药液倒出,此方为轻清宣上之品,易煎煮出有效成份,而不易丢失。此法取至吴鞠通的银翘散的煎法之变法,顺药势,适病痛,达病所。

该患者兼有咽痛咽干,故在原基础方“搜风剔邪宣肺止咳方”上加金银花、连翘、南沙参清热润肺,浙贝母清热化痰。

2016年5月22日二诊,自诉咳嗽、咽痒症状减轻,夜咳减少,无咳醒,胸闷改善,面色红润,无鼻塞、流涕,口渴、咽干,手心发热,盗汗、胃纳稍呆,睡眠一般,二便调,舌红苔少,脉细。处方:蜂房10g、僵蚕10g、白前10g、紫菀10g、苦杏仁10g、桑白皮10g、知母10g、黄芩10g、川贝6g、甘草6g、百合10g、生地10g、生白芍10g、地骨皮10g、木蝴蝶10g、五味子5g、苏子20g、麦冬10g、枇杷叶10g。3剂,每日一剂,一剂煎二次,早晚各服用一次。

此时,表证已不明显减金银花、连翘、荆芥,出现阴虚内热之症加麦冬、五味子、地骨皮,益气补肺生津的同时,除阴虚之热。去浙贝加川贝,浙贝偏泄,乃取川贝偏润;同时加入百合、生地黄,组成百合地黄汤,滋养肺肾,去诃子加五味子,在敛肺的同时润肺。加入紫苏子,降气化痰而润肺。继续服用3剂。

2016年5月25日三诊,此次患者自诉:咳嗽咽痒症状基本缓解,口渴、咽干、手心发热等症状消失,二便无殊。咳嗽缓解后,机体由紧张状态转为松懈状态,食欲不佳,喜甜甘之食,喜眠睡,舌淡红苔薄,脉细弱。处方:款冬花15g、紫菀10g、杏仁10g、桑白皮10g、麦冬10g、川贝9g、黄芩5g、法半夏5g、化橘红10g、茯苓10g、竹茹5g、甘草12g。

重用甘草益气健脾,并治咽喉不利,《伤寒论》用治少阴咽痛;川贝、款冬花、紫菀、杏仁润肺止咳化痰;桑白皮、黄芩清肺;以二陈汤化痰理气和中,调理失和之脾胃功能。脾胃功能恢复则食欲增加,药补不如食补,胃气和则生生之气旺盛。故三诊时将二诊处方中清虚热之药基本去除,同时去除僵蚕、蜂房等搜风药。服用3剂后食欲转旺,渐渐体力渐复、余症渐平,足月顺产母子平安。

5、体会

妊娠咳嗽患者是个特殊的群体,患者既担心长时间的咳嗽影响到胎儿的安全和生长发育,又担心药物治疗有毒副反应而不敢轻易服药,而医者对之也常觉两难,李师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应分二步或三步治疗,第一步治风,第二步润肺,若伤及脾胃则第三步和胃,此妊娠患者初诊,急则治其标,因风邪留恋肺络,肺失宣降,肺气郁闭,而采用搜风宣肺之法,二诊时,患者肺阴受损,采用滋阴养肺,治其本。三诊时,患者饮食不佳,胃气不和,当理气和中,增进食欲。治疗过程将顾护胎元贯穿妊娠咳嗽的始终,同时不可忽视情志、饮食对孕妇的影响,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均应重视。至于中药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因此在诊疗过程中不能忽视中药可能潜在的副作用。当孕妇咳嗽,久咳不止,影响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影响到胎儿安全,出现早产流产等。对于子咳,久咳不愈,可根据临床情况,权衡利弊酌情取舍,尽量应用平和之品,对于症状明显损及胎气影响到胎儿安全者也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考虑适当应用临床确有疗效且相对对胎儿安全的中药,严格控制剂量避免伤胎,只要病机、脉证相符,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最后编辑于 2021-10-29 · 浏览 1371

1 1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