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血管瘤”“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肺内血管瘤
肺内血管瘤是肺内罕见的良性肿瘤,由许多增生的毛细血管及少量的结缔组织所构成。以往认为血管瘤与硬化性血管瘤为同一性质,现在多数学者认为两者是有区别的,是一类真性的肺部良性肿瘤。
1【临床及病理特点】
本病好发于20~50岁,以女性多见,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可有咯血、咳嗽。病理上为无包膜的肺内肿块,质硬,内有较多增生的毛细血管,伴有血管玻璃样变性。少数病例有其他部位如皮肤、骨骼、腹部脏器的血管瘤。
2【CT特点】
本病一般呈单发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表现,少数为多发,常位于胸膜下。病灶呈网形或椭圆形,平均直径为3cm,边缘光整、锐利。因病灶内血管丰富,出血后病灶周围可出现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平扫病灶密度尚均匀,少数内可见细沙砾样钙化;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轻-中度强化。此外,部分病例病灶可累及支气管壁,但不会引起支气管狭窄(图3-180)。

图3 肺内血管瘤
右肺上叶后段结节影,靠近胸膜处,形态规则,边缘光整
3【诊断及鉴别诊断】
肺血管瘤通常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错构瘤:多表现为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边缘光整,但其内部密度多不均匀,典型病例内可检出脂肪组织密度或呈爆米花样钙化,诊断相对容易。
(2)肺动-静脉瘘:也表现为肺内孤立性肺结节,但形态多不规则,周缘一般均有较粗大的血管进入病灶。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楚的显示出病变动脉与静脉明显扩张、扭曲,直接相连,可以明确的诊断本病。
(3)肺结核球:一般好发于两肺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内可见钙化灶,周围可见多发卫星灶,与肺血管瘤的鉴别相对容易。
总之,肺血管瘤与其他肺内良性肿瘤相比CT表现无明显特征性改变,诊断有一定 困难。肺动脉造影或放射性核素扫描在鉴别本病具有不小的价值,但在诊断中一般不采用病灶穿刺活检的手段,以免出现大出血。
"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及病理特点。
肺硬化性血管瘤
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s of the lung,SHL)又称为海绵状血管瘤或良性神经内分泌瘤,是发生于肺的良性肿瘤。本病较为少见,由Liebow和Hubble于1956年首次报道。
【病理特点】
对于本病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认识。早期认为是炎性假瘤的一种,国内曾称为“假乳头状瘤型”或“血管瘤型”炎性假瘤;而有些研究认为其是起源于呼吸道上皮,被称为良性肺泡细胞瘤;但现在通过免疫组化研究发现肿瘤内存在神经内分泌颗粒,认为其是肺良性神经内分泌瘤,且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现在已证实本病并不是血管源性,但根据WHO的肺部肿瘤分类仍沿用肺硬化性血管瘤这一名称。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组织类型分为4种,分别为:实质型、乳突状型、血管型和硬化型,各类型并不独立表现,而是相互之间移行混合存在,前者以炎性纤维化为主,后三者以小血管增生为主,并伴有管壁透明变性和硬化。病灶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并推压周围正常肺组织形成假包膜。其内为实团性肿块,部分有黏液,其内见散在的白细胞,呈乳头状增生,周围肺泡腔内可有出血。
【临床特点】
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以女性较多,男女比例为3:8。临床上大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中偶尔发现。少数病例可有咳嗽、咯血。病灶生长缓慢,可长期不变,预后好。
【CT特点】
硬化性血管瘤在肺内以孤立性结节的特征出现,好发于肺野的外周部,直径一般小于4cm,极少数可大于6cm(图1),且生长缓慢可长期不变。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有浅分叶,无毛刺及卫星灶(图2),如有出血病灶周围可出现少许磨玻璃样的密度增高影。病灶为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内密度均匀,有时可见点状或小条状的钙化灶(图3),增强扫描后结节呈明显的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化,与组织内成分有关。少数病灶周围可见有较小的新月形的无肺纹理区,称之为“空气半月征”,但本征并无特异性。硬化性血管瘤的纵隔及两侧肺门淋巴结无肿大;胸腔内无积液。
图1 巨大肺硬化性血管瘤

左肺下叶巨大包块影,密度不均,轮廓清晰
图2 肺硬化性血管瘤

右肺下叶见一结节影,椭圆形,密度不均,边缘光整
图3 肺硬化性血管瘤

左肺下叶硬化性血管瘤,内有小点状钙化
【诊断要点】
(1)本病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多无明显症状。
(2)以孤立性结节的特征出现,好发于肺野的外周部。
(3)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小于4cm,边缘光整,有浅分叶,无毛刺。
(4)结节为软组织密度,平扫密度均匀,可见点状或小条状的钙化灶,增强扫描后呈明显的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化。
(5)病灶周围可见“空气半月征”。
【鉴别诊断】
(1)周围型肺癌:也呈孤立性结节分布,但边缘毛糙,分叶更明显,有细短毛刺及胸膜凹陷征。内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但明确诊断还需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
(2)炎性假瘤:硬化性血管瘤早期曾被认为是炎性假瘤的一种,故鉴别较为困难。但炎性假瘤形态多不规则,有长毛刺,边缘毛糙、模糊,抗感染治疗后病灶可缩小。
(3)错构瘤:好发于中年男性,为肺内的良性肿瘤,边缘光整,内密度均匀,有钙化,增强扫描后也有强化,但不如肺硬化性血管瘤明显。如在病灶内检出爆米花样钙化及脂肪成分则诊断可较明确。
总之,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较难,如中年女性肺外周出现孤立性结节,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并有小片样的钙化灶,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则要考虑本病。但明确诊断还需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