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致中暑?有药可预防吗?
穿防护服致中暑的预防
2021年7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对重点行业、重点岗位和重点人群防暑降温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由于国内新冠德尔塔毒株的流行,全国医务工作者再次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份通知中强调要做好户外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场所的防暑降温工作,合理安排高温天气户外防疫工作者的作息时间,切实做好高温季节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尽管如此,新闻报道中仍能看到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在户外核酸检测中出现中暑的症状,敬佩医者的职责担当之余,作为药师,不免要思考中暑是否可以使用有效的药物去预防呢?希望本文内容能为所有在高温工作环境中的工作者:建筑工、炉前工、环卫工、快递员、酷暑训练官兵以及户外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等提供指引,减少中暑事件的发生。
非药物篇
1 补水补盐
人体大量出汗容易造成钠丢失,在补水的同时一定注意补充盐分。榨菜配矿泉水下肚是不错的选择1。现在饮品种类丰富,选择含钠盐饮料也可以。大量出汗后,每小时补含钠饮品0.5-1升。
2 适当休息
从事高温工作前,要有高质量的睡眠,高质量的睡眠可以使身体处于放松状态,预防中暑大有益处。
3 增加营养
营养均衡,多吃生菜、西红柿、黄瓜等应季蔬菜,选择含水量高的水果如水蜜桃、西瓜、甜瓜等。
药物篇
1.人丹
主要由薄荷脑、冰片、丁香、砂仁、八角茴香、肉桂、胡椒、木香、干姜、儿茶、甘草、糯米粉、苯甲酸钠、红氧化铁、糊精、滑石粉、甲基硅油、石墨粉、乙醇。开窍醒神,袪暑化浊,和中止呕。用于中暑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及晕车,晕船。可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
2.十滴水
主要由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等中药组成,辅料为乙醇。健胃袪暑。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而藿香正气和保济丸并不是预防用药的最佳选择。
藿香正气针对的是阴暑。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代表,外解风寒,内化湿浊,针对的是感受六淫时邪、由寒所致的病证,症状主要是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有点类似所谓的肠胃型感冒。因此,藿香正气如果应用到由高温引起的重症中暑,就可能起到火上浇油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人丹、十滴水还是藿香正气水均含有辅料乙醇。因此,此类药品不能与头孢、甲硝唑、呋喃唑酮等药物同时使用,否则,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参考文献
[1]衣晓峰,李丽云. 立秋后仍要防中暑 救治不及时病死率达50%[N]. 科技日报,2021-08-12(008).
[2]孙兴维. 夏季练兵,科学防治热射病[N]. 解放军报,2021-08-08(007).
防疫新科技
新型医用正压防护服,是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拿到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全身正压防护装备。为驼人集团研发。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