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治疗PFS>2年!阿美替尼治疗1代EGFR-TKI耐药后T790M+ 晚期肺


基本信息
病史资料
√ 2017-06
患者:女,48 岁,ECOG 1 分,2017.7.30 入院
主诉:腰痛半年,外院 MRI 提示多发骨破坏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
个人史:无烟酒史
家族史:无家属遗传病史
现病史:
【2017.07】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症状逐渐加重,行椎体 MRI 提示:多发骨质破坏。行 DR 提示:双侧耻骨上下支,双侧坐骨支占位性病变。
【2017.07.20】行 CT 提示:双肺多发结节,右肺下叶占位。
【2017.07.25】行骨盆活检:(骨盆)散碎骨小梁及间质内可见散在呈乳头状异型上皮细胞,考虑腺癌转移。
辅助检查
√ 2017-8-1
胸部 CT 诊断:
- 右肺下叶软组织结节伴空洞形成,肺癌首先考虑,建议穿刺活检。
- 双肺弥漫结节,考虑转移。
- 多发胸腰椎椎体骨质破坏,建议结合 ECT 检查

头部+椎体+盆腔 MRI:
- 脑内少许斑点状缺血脱髓鞘改变。
- 考虑骨盆弥漫骨转移,周围软组织水肿。
- 考虑多发腰椎转移瘤可能,请结合腰椎 MRI 平扫。
- 盆腔少量积液。
- 右侧卵巢囊肿可能。

临床诊断
原发性右肺腺癌骨转移 IV 期
基因突变状态:EGFR(+)、 ALK(-)



治疗经过
一线治疗:埃克替尼
√ 2017-8-6
给予「埃克替尼」靶向治疗

埃克替尼治疗 1 个月后胸部 CT 显示:
- 右肺下叶软组织结节,较前缩小。
- 双肺弥漫结节,较前减少,部分较前缩小。
- 多发胸椎椎体骨质破坏,建议结合 ECT 检查。

埃克替尼治疗 7 个月后胸部 CT 显示:肺部病灶略有增大
疾病进展
√ 2018-6-20

胸部 CT 显示:
- 右肺下叶软组织肿块,较前增大,边缘新见结节。
- 双肺弥漫结节,较前增多。
- 右侧胸膜局限性增厚,较前相仿。
- 多发胸椎椎体、右侧第 1 肋高密度影伴低密度影,考虑转移,较前范围增大。
- 停服埃克替尼(PFS 10.5m),最佳疗效 PR
一线治疗后:病理学检查
√ 2018-7-2
活检病理:(右肺) 腺癌
EGFR 检测:19 外显子缺失,T790M 突变。


二线治疗:阿美替尼
√ 2018-7-23
开始「阿美替尼 110 mg QD」靶向治疗

胸部 CT 显示:阿美替尼治疗后,快速达到 PR 状态
√ 阿美替尼二线治疗 CT 随访

胸部 CT 显示:患者接受阿美替尼治疗期间,病灶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 阿美替尼二线治疗 MRI 最新随访

头部 MRI 显示:阿美替尼治疗 2 年期间,颅内未发生转移病灶。
- 1. 所示颅骨、斜坡、颈椎强化欠均,较前相仿。
- 2. 鼻咽顶后壁增厚,较前相仿。
病例小结
【2017.07】患者确诊肺腺癌多发骨转移 IV 期 EGFR 基因检测:19 外显子缺失
【2017.08.06】一线给予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最佳疗效 PR;一线治疗 PFS 为 10.5m
【2018.07.02】再次 EGFR 基因检测,19 外显子缺失,T790M 突变。
【2018.07.23】二线给予阿美替尼靶向治疗,最佳疗效 PR;二线治疗 PFS>24m(目前该患者仍在随访中)
专家点评
该病例为右肺腺癌并双肺、骨多发转移的 IV 期患者,EGFR 19 外显子缺失突变,经一代 EGFR-TKI 治疗 10 个月后疾病进展,二次穿刺活检 EGFR T790M 突变阳性,参加阿美替尼的临床研究,肺内病灶快速达到明显的 PR 并持续至今,目前接受阿美替尼治疗已经 2 年余,最近一次复查仍是 PR,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患者生活质量高,仍在持续随访中。
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是国内第 2 个上市的三代 EGFR-TKI ,填补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三代 EGFR-TKI 的市场空白。在阿美替尼 II 期临床研究中,ORR 为 68.9%,DCR 为 93.4%,中位 PFS 为 12.3 个月,中位 DOR 为 12.4 个月;并且能够有效控制脑转移病灶,CNS ORR 为 60.9%,DCR 为 91.3%,颅内转移灶中位 PFS 和中位 DoR 分别为 10.8 个月和 11.3 个月。
此外,阿美替尼片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3 级及以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与药物相关的皮疹、腹泻和 QT 间期延长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较低,且未见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炎。因此,甲磺酸阿美替尼成为 EGFR-TKI 耐药后 T790M 阳性的肺癌患者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