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摄入低热量甜味剂对子代肠道菌群的影响
查看病例
在过去30年中,全球肥胖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上升,同时,肥胖孕妇和妊娠期体重过度增加的孕妇数量也在稳步增长。为了应对高肥胖率,低热量甜味剂(LCS)的消费量开始攀升,特别是在妇女和儿童中。
阿斯巴甜(常见的人工LCS)和甜菊(从南美本土植物中提取的天然LCS)是常见的两种LCS,甜度分别是蔗糖的200倍和200-400倍。既往研究表明,LCS降低了食物的能量含量,并被认为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摄入是安全的,然而,LCS摄入与机体代谢紊乱仍有关联,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
近期,《Gut》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以肥胖母鼠为模型,探讨了母体低热量LCS的摄入对肥胖母鼠及其幼崽体重、糖耐量、肠道菌群和中脑边缘通路的影响。
研究纳入了150只8周龄雌性大鼠,进行为期10周的肥胖诱导,体重增加量排名前三分之一的雌性大鼠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随机给予:(1)高脂/高糖饮食(HFS)+水(WTR);(2)HFS+阿斯巴甜(APM);5-7mg/kg/天;(3)HFS+甜菊(STV);2-3mg/kg/天。幼崽断奶后给予对照饮食和水并随访至18周,期间测量母鼠和幼崽的肠道菌群组成和代谢情况,并将断奶时幼崽的盲肠内容物用于粪便菌群移植(FMT)到无菌小鼠体内。
研究结果表明,母鼠摄入APM和STV,搭配HFS饮食,增加了幼崽断奶时的体脂,长期摄入APM增加了幼崽体重。其次,母鼠HFS+APM的摄入会使8周龄雄性幼崽的糖耐量受损(图1,图2)。

另外,APM和STV摄入改变了母鼠和幼崽的粪便菌群(表现为紫单胞菌科明显增加)以及中脑边缘奖励系统中的基因表达(可能有助于促进可口饮食的摄入)。研究还发现,在接受FMT的无菌小鼠中,与接受进食HFS+WTR幼崽粪便的小鼠相比,接受进食HFS+APM和HFS+STV幼崽粪便的小鼠,体重和体脂增加更多,糖耐量受损更为严重(图3)。

综上所述,研究发现,尽管子代没有直接摄入LCS,母体LCS摄入仍可能会破坏子代(尤其是在早期)的体重调节,血糖控制和肠道菌群,影响代谢结果。研究同时表明,HFS+APM和HFS+STV对妊娠期母体胰岛素敏感性和断奶时子代肥胖有着相似的有害影响,其中HFS+APM对雄性子代葡萄糖耐量的损害更为显著。
鉴于母鼠在整个妊娠期和哺乳期都摄入了LCS,因此研究无法判断子宫内暴露和产后暴露,两者因素哪种影响更大。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探究妊娠期和哺乳期LCS摄入的独立影响(通过交叉培养),并可考虑使用配对喂养设计来分离致肥胖饮食的影响。
参考文献
Nettleton JE,et al.Maternal low-dose aspartame and stevia consumption with an obesogenic diet alters metabolism, gut microbiota and mesolimbic reward system in rat dams and their offspring.Gut. 2020 Jan 29.
【往期阅读推荐】
欢迎关注纽迪希亚ELN,了解更多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科学与研究。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