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科过度医疗的现状吐槽
难得一个清静的夜班,来吐槽一下侧目了很久的儿科过度医疗现状。
之前因为疫情影响、相信各地区各科尤其儿科,病号都大幅下降,生意惨淡。用“生意”这个词,有点可悲,但又觉得很妥帖、虽然自己也属于儿科一线工作者、从我个人从医的本质来讲、内心是有点无奈的。我在三甲医院儿科呆过三年,目前在私立医院专职新生儿工作了一年多,平时会兼顾门诊。见到的最多的所谓“支气管肺炎”,十之六七无非是个上感,具体收治标准,不是简单的“病情轻重”,而是“空床多少”,这个月工作量达标多少,家属好不好沟通,是不是“事精儿”等等。拍个片子,诊断个肺炎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接着就是流水线一样的病房医嘱…家人觉得“有病就得治”,尤其现在谁的孩子不是心头肉…看着孩子打针时的惊恐,输液时的无助,我总是冒出“愚蠢的同情心”,我想我难以成为一个好的儿科医生。何时,医患关系差到医生都得靠“过度治疗”才能不怕被找后账,能输液的觉不开口服药,能住院的绝门诊输液,都是被病人逼的吗,自己的医德良心残存多少…领导经常以“过来人”的身份安利我,你吃的亏太少,医生要把同情心收起来,不要给自己留坑…善意的提醒我会采纳,但有些原则我还是想保留。
我想我一年前决定转战新生儿,是正确的决定,个人感觉,新生儿比普儿干着更有劲。
最后还是不死心的问一句,国内的大环境是不是都这样?真心希望、抗生素管理的更严格。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