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儿科实习

发布于 2020-11-28 · 浏览 6504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15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一、讲座

1.传单:EBV

诊断:

①三条临床表现:发热,眼睑水肿,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大

②实验室:异性淋巴细胞>10%或1×10*9

淋巴细胞>50%或绝对值>5×10*9

③EBV抗体、抗原、DNA

EBV抗体:

①衣壳抗原:分为IgM(现症感染)IgG(既往)

②早期抗原(EA):EA-D为增值活动标志,IgG持续3-6月

③核抗原(EBNA):IgG持续终生,既往感染

④淋巴细胞决定膜抗原(LYDMA):产生补体结合抗体,终生,既往

⑤膜抗原(MA):中和抗体,终生,既往

总结:现症-VCA IgM,既往-VCA IgG、EBNA *IgG、MA IgG,增殖活动-EA-D

鉴别:

①巨细胞病毒感染:也有肝脾大,但很少淋巴结肿大

②淋巴瘤、白血病:也会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通过血象、骨穿鉴别

③链球菌性咽峡炎:有发热、咽峡炎,但白细胞高,无异淋,查ASO

治疗:

抗病毒:阿昔洛韦、对症(退热、糖皮质激素)

2、川崎病

诊断:

发热≥5天+四项症状(结膜充血,草莓舌或口唇皲裂,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红斑、硬肿、脱皮,皮肤多形红斑)

或发热+冠脉病变(冠状动脉瘤)

鉴别:

①猩红热:也有草莓舌,但发热1天左右,皮疹鸡皮样、疹间皮肤发红、压褪色,ASO高,青霉素治疗

②败血症:也有发热,但有感染,症状重

③幼关:也可能发热、皮疹,但RF阳性,小关节肿胀

治疗:阿司匹林、丙球

3、新生儿特点

28天、37-42周、2500-4000g

围生期:孕28周-生后一周

观察:肌张力、皮肤(早产绛红毳毛多)、耳朵、乳腺(足月乳腺结节>4mm)、指趾(足月儿跖纹深,达指端)

特点:

①呼吸:呼吸暂停(大于20秒,心率小于100)

②消化:胎便黄绿➡黄色糊状

③神经:吸吮反射、拥抱、觅食、握持

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疸

马牙螳螂嘴:

乳腺肿大:雌激素、催乳素撤退

二、规章制度

1、会诊:

①急诊10分钟,普通24小时

②分为科内会诊、院内会诊、院外

2、核对病人身份:腕带住院号(不可使用病床号、病房号)

3、多重耐药:

①临床上应用的三种及以上

②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A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病菌(CRE)、泛耐药多耐药铜绿、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隔离、贴标识(病历、床头、病房)、专人专用(医生、物品)、消毒(手、病房、黄色垃圾袋、出院终末消毒)

③解除:连续两次(间隔24小时以上)均无耐药菌、病情好转或痊愈

4、抗生素管理

责任:非限制,三级

骨干:非限制和限制,二级

首席:非限制和限制,特殊(必须会诊,头孢吡肟、万古霉素、美罗培南),一级

5、抗菌药物分级

非限制使用:临床应用安全,价格便宜,不易耐药,青霉素、头孢唑林

限制使用:临床安全,易耐药

特殊:

6、爆发感染:三例以上同源感染,24小时内报告感控,

7、传染病

甲类:鼠疫、霍乱-2小时

乙类按甲类:非典、肺炭疽、高致病禽流感、脊髓灰质炎、新冠

乙类丙类24小时



三、查房

1、抽搐

①热性惊厥:6月到6岁,发热,体温上升时抽搐,抽后一般状况良好,

②癫痫:病史(主要根据症状诊断),脑电图(使用镇静药后可能为正常)

③电解质紊乱:低钙,低镁,低钠

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膜炎、出血、占位

⑤低血糖

2、上呼吸道感染

病史,症状(发热,咽痛),体征(咽部充血),胸片正常

若咳嗽严重可诊断为支气管炎

3、伤寒和斑疹伤寒

4、风湿热诊断标准

一项主要+两项次要/两项主要

5、腹痛要注意心肌炎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

检查:心电图、心肌酶

治疗:补液(营养心肌)、抗病毒、心衰可强心利尿扩血管、抗休克

6、小儿脱水补液

①判断脱水程度、类型



img



②计算总液量、选择合适张力液体

轻度:90-120,中度:120-150,重度:150-180

低渗性脱水:2/3张,高渗性:1/3-1/5张,等渗性:1/2张

③第一天


img


④第二天

生理需要量:60-80ml/kg,1/5张

继续丢失量:1/2-2/3张

成人:


img


四、教学大查房-ITP

1、问病史:主诉、现病史(症状特点、伴随症状、诊治经过、一般状况)、既往史(传染病、手术、外伤、过敏、预防接种)、个人史(出生史、喂养史)、家族史

2、查体:注意淋巴结、全身皮疹、脾脏触诊手法、听诊左右对称

3、诊断:病史(反复鼻出血)+临床表现(鼻出血、皮疹、无肝脾肿大)+检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但产板巨核细胞减少、血小板抗体)

鉴别:

①过敏性紫癜:皮疹对称,分布于四肢,高于皮面,血小板正常

②再障:全血细胞减少

③白血病:原始细胞大于30%

④凝血障碍:凝血因子检测

4、治疗:激素和丙球(1g/kg每天连用2天或0.5g/kg每天连用四天)

五、新生儿

1、七步洗手法:注意第一步手指并拢,第五步把大拇指包起来

2、新生儿窒息抢救

3、新生儿分类:胎龄(37-42)、体重(2500-4000)、胎龄和体重(10-90)

4、新生儿败血症

①确诊:血培养,注意腰穿脑脊液检查,警惕化脓性脑膜炎(三种脑膜炎鉴别)

临床诊断:病史(母亲)+临床表现()+两项非特异性炎症指标

5、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不会发生溶血:母亲AB,孩子O,母亲和孩子一样,夫妻双方一样

诊断:

①确诊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

②辅助诊断:游离抗体检测(证明抗体存在,评估换血效果)

治疗:

①光照:使皮肤胆红素变为水溶性,从肾脏排出。注意光照使用蓝光,与紫外线波长接近,可能会使维生素D生成过多引起低钙

②白蛋白:与血中游离胆红素结合,转运至肝脏处理

③免疫球蛋白:抑制吞噬细胞破坏红细胞,竞争抗体

④肝酶诱导剂:β葡萄糖醛酸酶,加速胆红素处理

⑤益生菌:肠道菌群产生相关酶使胆红素转化为粪胆原排出

⑥血浆置换:去除抗体

6、足月儿和早产儿区别

7、生理性贫血:2-3月

最后编辑于 2020-11-28 · 浏览 6504

9 481 7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