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戴着OK镜阅读、做作业吗?
先来看一个我们遇到的真实案例:
医生:OK镜的配适都好的,角膜也正常,就是近视度数涨得还是快……
妈妈:平时都很注意用眼卫生了,为什么戴了OK镜还是没效果?
妈妈接电话离开……
医生:小朋友,平时是怎么用眼的?
小朋友:妈妈天天盯着我一拳一尺一寸和20-20-20原则……
医生:做得很好啊。
小朋友:但我没时间打游戏了,只能睡前躲被窝里玩游戏了。
医生:你睡前不是戴了OK镜吗?
小朋友:我是戴着OK镜躲在被窝里打游戏的……这个妈妈不知道……
戴着OK镜躲在被窝里打游戏的行为对近视的促进作用是:
第一:被窝里环境光线过暗,手机光线过亮,容易视疲劳;
第二:被窝里打游戏时,可能是连续很长时间的用眼,也不可能做到20-20-20法则;同时按已有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儿童使用手机时的阅读距离最近,仅21cm。所以在被窝里打游戏是一种连续、近距离的毁眼行为,是近视的巨大推手;
第三:戴OK镜阅读、做作业时,近视控制效果会减弱;
第四: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戴OK镜后的屈光状态是远视的,这种情况下近距离用眼会增加调节,等于在更近的距离阅读了,也会促进近视。
这里引发了一个问题,孩子能戴着OK镜阅读、做作业吗?
与过夜戴OK镜相比,戴着OK镜做作业有以下三个不同。
一、戴OK镜阅读写作业时,近视控制作用减弱
我们给孩子戴角膜塑形镜的目的是为了近视控制,让孩子近视增长的速度慢一点。
起到延缓近视进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戴了OK镜以后,摘镜后角膜中周部会形成一个高曲率的“离焦环”(图1)。
图1 角膜塑形后,角膜中周部形成的高曲率“离焦环”
这个离焦环能让周边视网膜形成近视性离焦的效果而延缓儿童近视进展。图2中, 戴框架镜时(左),周边的物像是落在视网膜之后的,是模糊的;戴了OK镜之后(右),角膜中周部形成的高曲率“离焦环”能让周边的物象也落在视网膜上,周边的物像也是清晰的,这样的成像效果有近视控制作用。
图2 戴框架镜时(左),周边的物像是落在视网膜之后的,是模糊的;戴了OK镜之后(右),角膜中周部形成的高曲率“离焦环”能让周边的物象也落在视网膜上,周边的物像也是清晰的
但是,如果戴着OK镜情况就不一样了。戴镜时,角膜前还有OK镜,那OK镜前表面的形状是否也有这样的高曲率离焦环呢?其实OK镜的前表面比后表面平滑很多,离焦环效果也差很多的。我们是做过实验的:图3是戴VST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后的前表面“地形图”形态,图4是戴CRT角膜塑形镜后的前表面“地形图”形态。
图3 部分VST的前表面“地形图”形态
图4 部分CRT的前表面“地形图”形态
可以看到,不同角膜塑形镜的设计、品牌的前表面形态差异很大,最重要的是与摘镜后的角膜相比,OK镜前表面的“离焦环”远远没有角膜上的“离焦环”明显。
这说明,戴OK镜阅读写作业时, “离焦环”效果是减弱的,近视控制作用也是减弱的。
二、戴着OK镜做作业,可能会增加调节需求
孩子摘掉角膜塑形镜(OK镜)后,屈光度会随着时间逐渐回退,比如一个300度近视的儿童,戴塑形镜能刚刚消除其300度近视,刚摘镜时,屈光度为0、视力1.0;到下午15:00时屈光度逐渐回退为-0.25D、视力0.8;到晚上19:00时回退为-0.50D,视力0.6了。所以,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我们在验配时会多给一些塑形的“压力”,产生一个过矫的效果,比如300度的近视眼,按375度的近视去塑形,这样摘镜后孩子的屈光度会呈现一个轻度的远视(比如+0.75D),这样到晚上时,屈光度会从+0.75D回退到+0.25D或0,保持一整天裸眼视力清晰。
目前多数塑形镜都有这样的过矫设计(一般过矫量在+0.50D~+0.75D间,不同品牌间有差异)。因为过矫了,孩子戴塑形镜后的屈光状态也是远视的,所以生产商会在镜片上做+0.50D或+0.75D的光度来抵消/矫正这个远视转态。比如:标称降低300度近视的塑形镜,实际的塑形量是375度(多“压”75度近视),所以镜片上有+0.75D来抵消因此产生的远视。
但是,塑形后屈光度回弹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孩子回弹很快,所以验配师常常会按经验给孩子更多的过矫量,比如,给300度近视的孩子按350度去塑形(多给50度的塑形量),这样做能保持孩子一整天的清晰视力,也能适当延长角膜塑形镜的使用寿命。
过矫量因年龄、眼睑形态、角膜曲率、角膜散光量、角膜地形图形态、对称性、e值、角膜厚度、眼压等的不同而不同。
这样的话,戴着OK镜时,眼睛可能是一个稳定的、不随时间减少的远视状态,会增加调节需求,可能对近视控制不利。比如:戴OK镜后,到晚上做作业时,屈光度回退到+0.25 D或0;而戴着过矫的OK镜(比如300度近视按375度的塑形量,实际产生了3.75+0.75=4.50D的塑形力)时,戴镜时的屈光度是+0.75D(镜片上的+0.75D抵消后还剩下额外的+0.75D);也就是说,戴着过矫的OK镜做作业会增加更多的调节刺激。这种情况可能会干扰近视控制效果。
三、戴着OK镜做作业可能会造成镜片定位不良,塑形效果不佳
塑形镜要起到作用,需要“密闭”,过夜戴镜能提高这个“密闭”的环境而起到很好的塑形效果。但睁眼状态戴镜会瞬目而且泪液交换增加,“密闭”效果不好,塑形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而且戴镜时因为不是卧位,镜片会因重力作用向下方偏位,也会对视觉效果造成影响,或者会引入额外的散光。
小结
戴着OK镜阅读、做作业时,近视控制效果可能会减弱,而且可能会影响视觉质量,我们不建议这种做法。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