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患者因输错药死亡,涉事护士被辞退,这五大问题怎么解释?

发布于 2019-10-16 · 浏览 4864 · 来自 Android · IP 湖北湖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21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患者因输错药死亡,涉事护士被辞退,这五大问题怎么解释?

临床用药

来源:临床用药

又一起护士用错药事件,作为医务人员真的很痛心!

案例回放

10 月 14 日,网曝江苏宜兴一名 5 岁男童因高烧在宜兴市某医院儿科治疗期间,疑因护士错将医嘱「甘露醇」拿成了「甲硝唑」进行输液治疗。

等到发现时,一整袋「甲硝唑」已输入体内,此后患儿病情加重,当天医治无效去世。

img

(新闻及图片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看到这起护士用错药事件,相信每一个临床工作者都会感到震惊、感慨!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

但是,因为我们是医务人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生命,我们的职业性质决不允许我们犯错!

病毒性脑炎本身很凶险,甲硝唑也不致死,但偏偏遇到护士错用了药。护士用错药,在患方的眼里,就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但其中很多问题,值得深思。

患儿的药物,取自哪里?

医嘱是剂量 75 ml 的「20% 甘露醇注射液」,患儿输完的为 100 ml 的「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这瓶 100 ml 的「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来自哪里?如果来自药房?追根溯源,药房司药也有责任。

但现在的医院各科室都备有备用药,尤其是这种大输液,各科室都备有一定的基数,以取用方便。如果来自科室备用药,那么,这起用错药事件,责任就在取药护士和用药护士

清楚明白的证据就在那里:甲硝唑上贴的是甘露醇的瓶签。

「三查八对」,是怎么执行的?

患儿的药物从药房,到科室,到摆在治疗台上,被配制出来,再输到患儿身上,这中间要经历多少关,历经多少人?要多少道关口?

患者用药,从执行医嘱,取药、粘贴瓶签、摆药后查、配药前查、静脉穿刺前中后核对、输液过程中巡查等比「三查八对」还要多的重重查对,经过这么多重的核对和检查。

这瓶用错的药待到发现时,「甲硝唑」已经输完!

「三查八对」,其中有一道关口查出,也不致于 100 ml 药液全部输完。再多的理由,也绕不过查对制度的严格执行。

如果这中间有一人严格进行核对,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就能发现发错药、配错药、用错药。

这起用错药不良事件,不该发生,更不该由患儿家长发现!

75 ml 的「20% 甘露醇注射液」,输了 100 ml 的「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75 ml 与 100 ml,这中间是有差距的。如果新闻报道中的事件属实,那么,这中间多出的 25 ml,又作何解释?

患儿是「病毒性脑炎」,需要严格控制出入量,用错药不说,剂量也不对,就更授人以柄了。

但儿科用药,不排除操作护士从 100 ml 的药液中抽出 25 ml 的情况,用的还是 100 ml 甲硝唑的原瓶(袋),这就给人以输了 75 ml,被误解为输完 100 ml 的表象。

这一点,需要相关部门介入,以事实为根据,给各界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和解释。

「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导致脑炎患儿死亡?

这个,医护人员是不能苟同的。

「甲硝唑」药品说明书中指出:小儿的厌氧菌感染的注射剂量同成人。

这说明,即使案例中的甘露醇错用为甲硝唑,甲硝唑也不致于直接导致患儿死亡。

「此后孩子病情加重,当天医治无效去世」,这其中,患儿病情危重是一方面,用错药也是事实,患儿最终不幸死亡,由此酿成医患纠纷。

甘露醇、甲硝唑,是否为相似药「张冠李戴」?

我们不知道该院/科的甘露醇和甲硝唑是否都是袋装的相似包装。如果从外包装上看上去相似,那么护士用错药,就有犯了「相似药」管理的失误。

相似药管理制度明确指出:

1. 科室收集、整理出常用的相似药物,包括形似、听似、看似等,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

2. 把相似药物做好分类存放、管理,标示清晰;

3. 护理管理上在护士会上专门召开专题会议,为护理人员敲响警钟,引以为戒。

4. 出现相关案例,组织学习、借鉴。

如果,这两种药液为相似药,那么,这起用错药事件,就不仅暴露出有查对制度的执行问题,更有相似药管理的问题。

后记

宜兴市卫健委就此事件发出通报:

img

宜兴市人民医院已对 2 名当班护士作出辞退的决定。宜兴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将依据最终调查结果,对相关人员依法依规作出处理。

编辑:beu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864

5 3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