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应该什么时候吃?超全总结来了
降糖药应该什么时候吃?超全总结来了
原创: 忧伤 护理时间
在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护士长经常查房的时候会冷不丁问一下:总结一下降糖药应该什么时候吃。
病人或者患者家属也经常问上一句,这个药加上那个药应该怎么吃,要是不注意或者没精神的时候,还真容易被猛的一句问蒙了。
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是一个成员众多的大家族,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品种(如格列美脲)和剂型(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面世。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第二代和第三代磺脲类药物,第一代已基本被淘汰。
由于磺脲类药物品种众多,各种磺脲类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等诸多方面均存在差异。
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各种药物的不同特点,结合患者年龄、病程、肝肾功能状况、胰岛功能、服药依从性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格列本脲、格雷吡嗪、格列齐特等,起效时间约为 30 分钟,所以服药时间一般在餐前 30 分钟左右效果最好,一般一天 2~3 次。
长效的磺脲类药物如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等,起效慢,作用时间长,最好每天固定一个餐前的时间服药。
双胍类的药物
双胍类降糖药可以抑制肝糖元异生,减少葡萄糖的来源,增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因此它对胰岛功能正常或已丧失的糖尿病人均有降血糖作用,但不能降低正常人的血糖。使用时要依个体化剂量使用,并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有无贫血。
二甲双胍等,在空腹或餐前半小时服用有利于药物吸收,发挥最佳降糖效果,但此类药物容易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因此医生一般都会建议患者在餐后立即服药或餐中服药,以降低不良反应。
如果是肠溶制剂(如二甲双胍肠溶片)则可以在餐前使用。
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主要特点包括平稳降糖、安全性高,以及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少数可干预糖耐量受损的口服降糖药之一。
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阿卡波糖等,此类药物主要是抑制进食时摄入的淀粉类物质在肠道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如果服药时间和进餐时间相隔较长,则药效降低,甚至无效。
因此一般建议在餐前整片(整粒)吞服或进餐时和食物一起嚼服。
促分泌剂
瑞格列奈等,在口服 30 分钟内即出现促胰岛素分泌反应。通常应在餐前 30 分钟内服用。
胰岛素增敏剂
罗格列酮等,此类药主要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有效地控制血糖,进食不改变它的药效,对于其他药代动力学的改变没有明显的临床意义,所以空腹或进餐时均可以服用。
胰岛素注射剂
不仅是各类口服的降糖药服药时间不同,不同的胰岛素注射剂的使用时间也不一样。
常用的有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如诺和灵 R、优泌林 R 等)、中效胰岛素(如诺和灵 N、优泌林 N 等)、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和预混胰岛素(如诺和灵 30R 及优泌林 30/70 等)。
速效胰岛素起效迅速,可在餐前即刻注射,如果在注射后 30 分钟再进餐则可能发生低血糖的不良反应。
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约为 30 分钟,所以一般在餐前 15~30 分钟注射,具体的注射时间还要依据注射部位。
如注射在大腿,由于大腿皮下吸收较慢,应在餐前 30 分钟注射;如果注射在腹部,由于吸收较快,则可在餐前 15 分钟注射。
中效和长效胰岛素与进食无关,可以在每天固定一个时间使用,不过为了控制次日清晨的空腹血糖,一般医生会建议在睡前注射。
混合胰岛素需在早晚餐前 15~30 分钟皮下注射。
临床护理知识就是这样,虽然琐碎,但是只要大家善于有规律的总结,就可以清晰的印在自己的脑海中,不容易忘记或者搞混淆。
这样面对患者的焦虑和疑问,自然能自信而满意的为他们减轻疑惑了。
— END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