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参数

1. IPAP(吸气相气道正压)
IPAP 代表吸气相输出的压力, 是指病人或呼吸机触发后输送的高压相压力。为了获得更好的人际协调性,初始设置 4~10 H2O,经过 5-20 分钟逐步增加至合适水平(病人最高耐受值后下降 2 cmH2O)。
IPAP 常用范围 10~25 cmH2O,最大值不宜超过 25 cmH2O,以免超过食道下端贲门括约肌张力而引起胃肠胀气。而实际呼吸机对病人的压力支持为 PS = IPAP-EPAP。
压力支持 PS 值越高,对病人的支持越大,潮气量越高,氧分压越高,二氧化碳越低。
2. EPAP(呼气相气道正压)
EPAP 是指呼吸机在呼气相维持的低相压力。其作用相当于 PEEP,可以增加功能残气量、扩张陷闭肺泡、改善氧和,对抗 PEEPi、降低呼吸功。同时增加 EPAP,可以降低二氧化碳重复吸入的潜在危险。
更高的压力将使呼气口产生更多的流量,有助于排出回路中的二氧化碳,进而防止重复吸入。
一般 EPAP 达 4cmH2O 即可有效清除面罩和管路里的二氧化碳。一般设置 4~8 cmH2O,I 型呼衰时可适当上调。
3. RR/BPM/f(呼吸频率)
在 T 模式下,设定的呼吸频率就是患者的实际呼吸频率。而在 S/T 或 PCV 模式下,设定的呼吸频率为后备频率(安全频率),决定患者的最长呼吸周期(60/RR),当病人的呼吸周期小于 60/RR 时,为 S(S/T 模式下)或 A(PCV 模式下)通气;当病人呼吸周期大于 60/RR 时,为 T 通气。
一般设置 10~20 次/分,设置过低无法保证最低通气需求,设置过高可能会干预患者自主呼吸。
4. Ti(吸气时间)
Ti 一般是在 T 通气或 A 通气时控制病人的吸气时间,在 S 通气时不起作用(自主转换)。一般设置 0.8~1.2 S。
5. Rise Time(压力上升时间)
触发吸气后压力达到目标压力(即 IPAP)的速度,一般设置 0.05~0.3 S(或 2~3 档),上升太快病人会感觉气流大,太慢会增加病人吸气做功。目的是提高舒适度。
6. 压力延迟上升时间
与压力上升时间不同,「压力延迟上升时间」是通过逐渐增加用户设置间隔期间从辅助治疗到用户设置压力的吸气和呼气压力(IPAP 和 EPAP/CPAP)有助于患者适应通气。
一般设置 5~30 分钟,呼吸机逐渐增加至目标压力,有助于降低患者初始带机时的恐惧及不耐受状况。但不适合在严重呼吸困难或抢救患者时应用。
7. FiO2(吸氧浓度)
对于内置供氧模块的无创呼吸机,可直接进行调节,调节范围 21%~100%。
对于没有内置供氧模块的无创呼吸机,则需要将低压氧气外接在面罩、呼吸机管路或呼吸机送气出口,而此时实际的吸氧浓度则难以估算,不同的连接方式供氧、氧流量大小、患者的呼吸形式等均会影响实际FiO2。
但无论是哪种呼吸机,临床使用时都推荐依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来进行调节。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