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过度使用呼吸机“的病程记录怎么写?

发布于 2024-09-24 · 浏览 12.4 万 · IP 四川四川
icon李梦杰huxi 已点赞

河北邯郸两名医生因为“过度使用呼吸机”,被吊销执照。

先说结论,两个医生没有错,其他不想多说了。

我就从技术角度来说,如何避免“过度使用呼吸机”的情况,不要留下把柄。

img

这是患者使用呼吸机的照片,家属在旁边照顾,经鼻插管。呼吸机是非常古老的PB760,没有任何呼吸波形,不便于观察呼吸参数,全英文界面,使用门槛高,本身就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临床上需要尽快淘汰这种不安全的呼吸机。箭头所指部位我记不太清楚了,应该是报警区,红色代表重要报警,黄色代表次要报警。此时两个报警灯是亮着的,也许存在报警没有及时处理的问题。

这个气管插管的患者按道理应该是住在不让家属陪护的ICU病房,旁边照顾者没有穿专门的制服,可能是家属。虽然ICU不应该让家属在旁边,但是对于这种本身就处于生命最后阶段的患者来说,由家属陪在身边是值得提倡鼓励的。以后社区医院也要往这方面发展(允许家属陪护的ICU病房),因为这种长期压床的患者留在上级医院花费是非常昂贵的,治疗方案明确后,尽量往下级医院分流。

既然让患者家属在病房陪伴,对于呼吸机的报警就一定要非常的重视,不然“无视报警”容易成为把柄。设置报警参数时不能选择默认参数,要根据患者病情做适当调整,毕竟患者不同于正常人,不能用正常人的标准衡量患者。通过调节呼吸机报警参数,呼吸机应该持续处于不报警的状态,一旦呼吸机报警,医护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前去处理。如果不个性化的设置报警参数,呼吸机会频繁出现各种无关紧要的次要报警,从而掩盖重要的报警,产生安全隐患。

然后说下判决书里面的关于“过度使用呼吸机”的描述。

img

我不评价判决书说的对不对,只说我们在写病程记录时一定要把问题写出来。看下面一个呼吸机相关的病程记录,其错误非常典型。

img

这个病程记录中只记录了呼吸机的设置参数,如横线所示。但忽略了呼吸机的“监测参数”。这个设置参数适用于几乎所有的患者,但却不能反映出患者实际的病情。此时应该记录的是患者的实际潮气量、实际呼吸频率、实际的气道峰压。比如潮气量只有300ml,气道峰压高达40厘米水柱,那么说明患者病情加重跟气道峰压升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患者潮气量480,气道峰压只有15厘米水柱,说明患者肺通气是没有问题的,病情加重跟气道没有太大的关系。

对于新闻中的这个患者病程记录应该怎么写呢?我先凭我感觉写一段。

患者是气管插管后的第N天,目前主要问题是无法长时间脱机。尝试脱机2小时后患者出现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的表现,氧饱和度96%(吸氧5L/分),伴有出汗,肺部较多痰鸣音。吸痰管吸出大量的白色粘痰,吸痰时患者咳嗽反射差,推测脱机失败跟排痰无力有关。故重新使用呼吸机。设置参数为SPONT模式,PEEP5厘米水柱,PS12厘米水柱,氧浓度35%。潮气量能达到400ml,气道峰压17厘米水柱,使用呼吸机后患者呼吸频率从30次/分下降至18次/分,心率由105次/分降至81次/分,氧饱和度96%。行最大吸气压测试为-10厘米水柱(达到-20才有可能脱机),白卡实验痰液不能咳出,因此推测患者肺功能极差,难以排痰,无法长时间脱机,也容易反复出现耐药菌感染。鉴于患者脱机困难,建议患者家属行气管切开,减轻患者经鼻插管的痛苦,切开后便于护理,也便于进行心肺康复和营养支持治疗。家属表示商量后再做决定。

上面一段主要是围绕脱机失败的原因进行描述。这是有创通气患者每天都应该做的工作,评估能否脱机,如果不能脱机分析原因是什么,后续采取什么办法解决问题,家属对于后续的治疗方案有什么样的选择。这样描述的话,法官应该就不会认为“病情明显好转”,也不应该认为“脱机不规范”。

最后编辑于 2024-09-24 · 浏览 12.4 万

174 533 20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7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