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麻醉医生极简主义生活的50条建议

发布于 2017-11-23 · 浏览 1.3 万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7 年零 17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麻醉医生生存状况不佳,主要表现为工作压力大、时间长、生活舒适度低,职业优越感差、额外任务重、合理收入低。不少麻醉医生夜班频繁,休息不良,加之失眠和心理疾患困扰,滥用药物及猝死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这种状况,麻醉医生群体不少选择频繁跳槽或者离职转行,而多数只能选择不停抱怨或者长期忍耐。的确,工作体制和医疗环境也许短期内很难改变,但是麻醉医生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提升生活品质,改善生存状况,这的确是可行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或许有这一方面功效。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英文名为minimalist lifestyle,是一种风靡欧美和日本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包含一种生活哲学和价值体系的再认识。著名的乔布斯、扎克柏格、奥巴马都是极简主义的倡导者,而在日本,“断舍离”的生活理念和它也是一脉相承的。极简主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它崇尚对生活作减法,剔除一切不必要的物品和需求,精简自己的欲望和目标,轻装上阵,重拾对人生的掌控。极简主义认为获取自由和幸福一切羁绊从来都是自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近期,笔者践行了一些“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感受颇多,分享一些体会,或许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同行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改变自己工作和生活模式,从而获得更多的轻松和幸福。


工作篇


1、首先要热爱麻醉工作,要从工作中获得专业成长的愉悦感和照料他人渡过围术期的成就感,这些满足感源于内心,无需他人评判或者认可。

2、工作中应尽量避免“麻醉经济学”对自己专业技能力干扰,除非为贫困患者节约不必要的费用。

3、麻醉工作应从关爱患者开始,阳光的心态会照耀周围环境,从患者和同事反射回来的情感容易让人获得更多温暖和幸福。

4、简约、重复、有序、高效可以让麻醉工作更轻松。

5、有一张执业医师证,再有一张主治医师证,医生践行极简主义生活这些就足够了,幸福轻松自由的生活,首先要极简自己的欲望开始。

6、国科金、论文、各种头衔和临床麻醉工作其实关系不大,作为一个医生,务必记住职业使命中两个最重要的任务:“好好学麻醉,好好做麻醉”。

7、整理属于自己的更衣柜,丢弃已被遗忘的、不需要的、存有执念的物品,彻底整理衣柜,回归更衣柜原貌。从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开始,就有清爽、整洁、美好的心情。

img

8、麻醉医生的办公电脑和办公桌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可以放置东西的地方,就会不经意产生更多物品和垃圾,这些物品都会悄悄地占据人的思维、消耗人的精力,事实上工作中的麻醉医生只需要一支笔和一个水杯就足够了。

9、麻醉用药遵循“能少不宜多、能慢不宜快、能简单不宜复合、能预先不宜滞后”四个原则。

10、模块化记忆各种琐碎的细节。比如全麻的准备就三个模块,一是麻醉机监护连接测试,二是全麻插管配套设备,三是准备各种全麻所需要的药品。第一模块包括麻醉机连接测试、血压、心电、脉氧、呼末、微量泵6个点,第二模块包括喉镜、导管、管芯、胶带、听诊器、牙垫、注气针筒、吸引器等8个点,第三个模块包括抽取异丙酚、罗库溴铵、舒芬太尼、观察七氟烷罐的量以及麻黄素、阿托品等急救备用药共6个点,全麻的准备就精简为6、8、6三个数字的记忆,再根据病人特点作少量调整,这样可以减轻麻醉记忆负担,而且不容易出错,琐碎的工作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简化。

img

11、在麻醉各项操作结束后,要养成整理导线、盖布、台面、地面的习惯,并把麻醉机、监护仪、麻醉桌放置于麻醉医生活动空间最大,监护视线最好,不影响观察手术,不影响外科操作的位置,工作时整个界面清爽利落,可以大大缓解麻醉医生的疲劳感。

12、在麻醉平稳的时间段,要避免长期处于“无聊”的状态。可以整理各种记录单、麻精药品处方、收费单,还可以提前准备接台手术的药品器具、整理擦拭麻醉仪器设备,或者观察外科手术进展步骤,学习外科处置患者的知识,还可以和外科医生、手术室护士聊聊轻松的话题。那种一言不发,寸步不移地坐在监护仪边“专心”地照看患者,专注力不懂的一张一弛,警觉效率反而更低,长期如此也容易对麻醉医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13、个人觉得麻醉医生工作中可以带手机的。有研究表明在睡眠剥夺的背景下执行复杂任务或者有趣的任务时(比如手术、打游戏),个体可以更好地弥补认知功能障碍,而执行死记硬背或者主要依靠警惕性时(比如麻醉监护、开车)则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障碍影响较大,所以在完成好计划的工作之后,作适当的休息和娱乐,作为小的奖励,往往能使我们更加专注而有效地工作。智能手机可以便捷地提供这样放松和奖励。对于术中使用手机,本人不建议玩手游或者追剧,时间太长、专注太深,容易对患者失控,建议在患者状况平稳和脉搏音量清晰,各种报警音完好的条件下参与相关专业微信讨论群或者阅读一些简短的专业小文章,并时刻保持警觉张力。

14、融洽的手术室同事关系对提升麻醉医生的生活品质很重要,轻松的人际关系,可以让心情放松自由。每个人都从自身作起,遇人微笑打招呼,遇事热情多帮助,闲谈莫议人非,**常思己过,待人真诚有度,讨论有理有节,这些行为可以驱除内心的阴霾,让自己轻松快乐起来。

15、对自己的使用的麻醉药物种类作减法。首先要分清楚“想要的”和“需要的”。客观上麻醉医生熟悉掌握的药物越多越好,但解决临床麻醉实战问题上5种核心麻醉药物可以解决95%的麻醉问题,与其对各类药物掌握面面俱到,不如对核心药物深度掌握,而对其它药保持熟悉就足够了。

img

16、特殊病例麻醉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确列出其特点123,对可能的情况列出Plan A,Plan B,应急流程或者预案手册在边上,不要考虑得过少,更没有必要想得太多,足够管控病人且游刃有余即可。

17、麻醉工作中遇到问题,不要搬出某人的经验如何,某本书怎么做的,传统怎么做,国外怎么做,一切按照指南或者专家共识来决定麻醉策略,省去了无谓的争论和思考。《2014版中国麻醉专家共识》一书是相当不错的工具书,尽管还有缺点,但指导麻醉临床工作已经足够。

18、我相信不论搞科研还是做教学,如果不是真心喜欢,而是迫于某种压力去作,要么品质低劣,要么弄虚作假,极简主义崇尚追求真实自我,极简欲望,抛弃一切不喜欢不需要事和物品。务必记住,麻醉医生不是做研究的科学家,也不是搞教学的大教授,把麻醉工作做到极致,就足够伟大了。

19、学会拒绝与麻醉工作无关的任务。学会拒绝才会有更多精力来专注自己的病人和自己业务。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无关的事情占用精力过多,必然导致麻醉工作品质下降。

20、提倡对麻醉工作应简约而不简单。但这种简约应该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浓烈的人文情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捷的逻辑思辨能力作为沉淀,而不是简单的图省事。


学习篇


21、麻醉医生必须学习,否则无法在临床技能上“与时俱进”。但学什么?怎么学?学后能用于实践吗?学后能改进我们麻醉工作的品质吗?这些反而是更需要思考的问题。

22、 先谈学习的选择,任何一种学习途径和内容都应该经过筛选。学习的形式因人而异,兴趣千差万别,但必须瞄准“需要的知识”这个基本原则。很多人认为学习是“多多益善”的,其实不然。漫无目的钻入知识海洋里,真正在有价值的知识汲取品质下降,最后是劳无所获。

23、“文山会海”会给好学的麻醉医生形成巨大的压迫感和焦虑感。选择很重要。选择的核心不是“选择什么”,而是“放弃什么”,后者有的时候更加困难。比如麻醉年会,有十多个会场,参会者多数会在各个会场跑来跑去,或者在反复纠结于要去哪个会场中浪费时间。相反一些小型会议,无法选择反而让学习更有成效。所以我们应该规划好时间,按照如下顺序选择我们的会场,避免漫无目的地游逛。

24、网络讲堂也是一个便捷学习的好机会,但目前网络讲堂众多良莠不齐,必须作出筛选决定(比如我,只关注新青年网络公开课)甚至同一平台公开课也未必要每节都听,也要根据内容是否实用,讲者是否喜欢来选择。

img

25、麻醉相关的书籍也是类似,选择一本好书,细细品读,并在临床实践中认真体会运用,比大量“偶尔翻翻”更有效。

26、麻醉相关的微信平台也会发布很多麻醉知识的文章,选择仍然是最重要的。什么公众号都想关注,什么文章都收藏,最后结果是公众号上有大量推送文章未读,而精心收藏的文章也是从未再次点开看过。除非特殊意义,麻醉知识的文章没必要收藏,因为有收获的一遍自然记住,没收获的再看一遍也无用,收藏不代表收获,等有时间去看,其实是都在自欺欺人行为。

27、在我看来,一些麻醉专业讨论微信群是学习的好地方,总有一些牛人出没于各种讨论群,他们是活的教科书,积极参与专业讨论会在理论和思辩能力上都有质的飞越。当然,我们还是要选择,远离刷存在感的点赞群和吹牛扯蛋闲聊群,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有趣的麻醉专业讨论上。

28、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麻醉临床技能进步,更好地把麻醉工作做好,除此以外,别无目的。比如有些麻醉医生书柜里有很多麻醉知识的书,并不是用来读的,而是向周围人展示自己爱读书,有文化,重学习的形象。这些书一年翻不了一次,甚至只是刚买来的时候翻过,就永远地被放在书柜里“装饰”了。各种会议、网络课堂的参与目的,也是应该与我们麻醉实践工作的提升相关,那些为刷存在感或打造个人热衷学习或者博学的形象,真的会占用人大量的精力时间,无数类似的事情的叠加造就了麻醉医生的压力。

29、一个麻醉医生不可能什么麻醉亚专业都是高手,如果一个麻醉医生给人的印象是博闻强记,样样精通,技术全面,那么要么他是吹牛皮高手,要么你是一个脑残粉。渴望自己也成为这样的高手,也会给自己施加压力。事实上没有人是超级牛人,但临床上确实存在基础扎实,又在某个方面有专长的人,你应该学习的对象是他们。

30、学习途径和内容要精简,但是思考却不能精简,思考是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学习的知识要归纳、总结、分析、类比、对照、演绎,再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细细体会。再把临床遇到的问题,在知识中找答案,让实践和知识形成互动,让学习的知识成为推动技术提升的动力,又让临床实践体会成为丰富临床知识因素。最终你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生活篇


31、无论如何极简,但麻醉工作仍然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长时间的工作,所以工作之余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对麻醉医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践行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可以让生活获得更多轻松、自由和幸福。

32、谈及工作以外欲望,估计95%以上的麻醉医生会认为提升自己的收入是最主要的,因为有钱才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事实上,有更多的钱未必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人的烦恼主要来源于和他人的攀比(尽管这些很多是意无意的),以及自己或他人给予的压力,所以遵循自己的内心需求,缩减各种欲望,缓解各种压力,避免各种忙乱,让生活回归平淡恬静,才能真正实现财富自由和时间自由,才可以体会生活的美好。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正是如此。

33、 拥有房子似乎成为幸福生活的标配,的确,没有房子给人居无定所有漂泊感,但仍然是一个人的观念上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于家人、朋友、自己内心、传统观念给自己无形的压力。飙升的房价一下就给人以无穷的窒息感,很难想象一个“房奴”,能过上轻松自由的生活。但事实上,很多人自己有房后,会因为工作或子女上学的需求,把自己拥有的房子出租,而在某处租赁更为恰当的住所,待孩子成长后,自己再搬回去住那套已经破旧的屋子。如果观念变一下,比如,在租期内,租赁的房子就是属于自己的;比如,自己可以随意租赁适合自己工作生活和小孩上学的社区;再比如,随着自己收入增加,可以轻轻松松体验高档社区,而且拥有自己的房子后这些是无法体验的。

img

34、无论是北欧极简主义风,还是来自日本的“断舍离”都是从收掇住所开始。断舍离是从对所拥有的物品入手,重新思考物品的本质,再对物品进行清理、整理、收纳,进而进入到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等深层面的思考。这里不妨推荐一本书,《我决定简单地生活——从极简主义到断舍离》,从书中可以学到收掇住所的丰富知识以及带来的种种益处。麻醉医生工作压力大,时间长,更需要有一个舒适、轻松、自由的家居环境,用以恢复体力精力,拾掇住所尤为重要。

35、汽车似乎也是幸福生活的标配,但认真思考一下,真的需要吗?还是观念上的需要呢?短途的步行、自行车是否可以取代?再长途的地铁、公交能否取代?网约车、拼车、汽车租赁足以应付偶尔的出行,而超过100公里长途的旅行,高铁和飞机肯定更加舒适。麻醉医生不是的商人,不需要用高档的车子来标榜身份,而拥有车子,带来了考驾照、购车、保养、保险、按揭、加油、停车、堵车、洗车、刮蹭、维修、理赔等无数的烦恼,实在太多余了。如果你上班没有私家车则交通极为不便,那我建议你应该拥有,其余的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

36、极简主义者的穿着也是简单朴实的。伟大的乔布斯先生数十年来在任何时候只穿着一种款式的衣服,这样省去了购买、挑选的烦恼,也不必面对他人评价的烦恼。大家思考一下,我们麻醉时穿的工作服,会有人去评价美观与否吗?

37、很多极简单主义者都是素食主义,个人觉得未必如此。健康的饮食必须是热量合适,高蛋白低脂肪、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尽量选择对食材单次加工的食物,尽量选择炖、煮、蒸,减少煎、炸、烤,避免通过暴饮暴食来减压,也要减少没有必要的饮酒应酬。面对美食诱惑,也没有必要不食人烟火,尝尝就好。

38、适量运动很关键,一周2-3次的规则运动可以提升基础代谢率,让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缓解工作压力,青年人应选择竞技类运动,中年人选择塑身健身类运动,老年人则选择维持心肺功能和机体功能的运动。不要抱怨没有时间,那都是懒的借口。

39、信息极简,每天邮件、微博、微信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朋友圈、微信群也在不停地招唤主人去点开阅读,渐渐地人变成了信息的奴隶,轻松自由的生活不复存在。所以清理信息,屏闭信息,或者定期关闭微博、朋友圈很重要。

40、陪伴家人。

img

41、放弃兴趣广泛的想法,选择一两项爱好,终身钻研它,并从兴趣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42、放弃广交好友的想法,选择两三个好友,一两杯茶,两把椅子,相对而坐,可以聊上一天的那种。

43、少看电视少上网,少打游戏少网购,多亲近自然,用心看看小区的花花草草,或者城郊乡野踏青游玩,或者背上行囊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些都是缓解生活压力的方式。

44、读书是另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充实自己,提升素养,缓解压力。

45、 注重健康,除了生活方式改进外,该体检应该体检,该积极治疗要积极治疗。

46、不要声称应酬是推不掉的,真正的友谊是不需要依靠应酬要维系,推不掉无非是为对美食大餐的渴望,对灯红酒绿的迷恋找借口。长期的过量食物过量饮酒带来健康的损害不容忽视。

47、给自己留一些空白的时间,用于**、冥想、思考。

48、对人真诚,多看他好的一面,不要总是用别人的错误和愚蠢来惩罚自己,让自己难过伤感,非常不值得。

49、对事宽容,网络上很多人喜欢当喷子,爱抱怨,爱吐槽,其实无非是想标榜自己是既有正义感又颇具智慧,或者纯粹发泄不满的情绪,但事实上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反而让负能量传递给周围的人,反射回来的戾气也会笼罩着自己,让自己痛苦。如果你不想为现状改变,可以选择宽容对待,还可以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50、务必记住时刻保持幽默感。


【结语】

拥有的东西越少,内心越充实丰富,极简主义会让麻醉医生体验真正的自由、轻松、幸福。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 万

6 76 2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