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急救故事:院前急救医生,你为何要自卑?一个“活人心肺复苏”病例引发的思考.

急诊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IP 云南云南
8835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8 年零 18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白班,“呼吸困难”的老年男性病人。我们刚到,家属就告诉我们,老人有糖尿病肾病,肾衰竭,心衰,已经联系好某大医院的老年科,叫我们送过去就可以了。

我检查了患者,吸氧3升/分,口面没有明显发绀,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有湿罗音,考虑心衰急性发作。

告知家属患者病情很重,搬运过程中的风险很大。开通了静脉以后,我们将老人半坐位抬上了救护车。护送途中也一切安好,也按照家属的要求送到了科室。

到了科室的时候是12:00左右,护士站只有一个护士,急忙去找医生。由于患者搬动后需氧量增加,几分钟后,氧气袋的氧气快用完了,我问护士能不能先找个地方让老人吸氧。

护士答应找床,但就在这时,老人开始出现点头呼吸,我大声喊他:“老人家!老人家”

“嗯?”老人还能应答。

“大口呼吸!”我对他说。

“嗯!”老人回应道。

我看老人呼吸很快就要停止,问护士有没有呼吸球囊。护士推来抢救车,翻来半天也没找到呼吸球囊。

我赶紧叫一名担架员下楼去拿救护车上的呼吸包,一边急忙将老人搬上病床。接上氧气的时候,老人意识丧失,只有三五次的叹气样呼吸。

我检查颈动脉还有搏动,但我知道,再不处理,患者马上就会发生心脏骤停。情急之下,我决定开始胸外按压。

怕按压导致胸廓骨折,我试探着用力。老人在我的按压中呻吟着,但因按压胸廓导致的被动通气,病人的紫绀有了一些好转。1分钟后,老人的意识开始好转,用手来扒我的手,试图阻止我按压。我对他说:“老人家,你可能会难受,但是这样对你有好处。”

直到几分钟后,我们的呼吸包来了。护士不知从那里翻出了一个还没有开包的呼吸球囊,哆嗦着忙活了半天也没有将球囊面罩拼凑起来。

我使用压额提颏法开放气道,扣上面罩,CE手法固定面罩,尽量在患者吸气的时候加压给氧。患者很快紫绀完全解除,呼吸慢慢恢复。

老年科的医生现在匆匆赶到,并叫了ICU的医生会诊。因为去除球囊辅助以后氧饱和度下降,ICU医生决定行气管插管。

ICU医生动作麻利,很快插管成功,固定好管子。老年科医生也配合这接上氧气,她将普通的鼻塞吸氧管塞在患者两个鼻孔,并且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气管插管后的患者,自然呼吸道如口鼻还有通气吗?)

我看球囊通气下患者氧饱和度98%,当着家属面,我也不好说什么。后面病人收到了ICU,我们也返回了。

几乎全国所有搞院前的急救医生,似乎骨子里面就残留着一种莫名的自卑。一方面,是因为接触患者的时间非常短,平均每个病人只能观察20分钟左右,后续的诊断治疗也没有连续性观察,导致我们无法获得完整的临床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始终不清楚我们的专业是什么。很多人会讲,急救医生连自家人的感冒都看不了。

我有一个侄儿子,是个贫困大学生。他有一次去银行取60元钱生活费,银行的职员嫌麻烦,对他的态度不太好。

他对我抱怨说:“现在的人真是狗眼看人低!因为我穷,所以看不起我!”。

我问他:“你见到路边的乞丐,你会看不起他吗?”。

他忿忿地说:“我又不是乞丐!”

我说:“道理都是一样一样的,所有人包括我们自己都会‘狗眼看人低’,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被别人看不起不是别人的错,是自己太弱小。”

他听了开始沉默,我接着说:“现在穷不是你的错,你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受穷。你已经很努力,考上名牌大学,但你不能总是都在意自己穷,怨天怨地,甚至抱怨别人不同情你,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去同情你。”

我接着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是尊重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而是靠自己去争取。好好学习,学好每一门课程,别人才会对你另眼相看。”

他听了还是沉默,不过应该有所领悟。很多贫困大学生,一方面抱怨别人的冷眼,一方面自甘堕落,不学无术。这个世界很现实,谁在乎你穷不穷,他们从不同情弱者,只会敬畏强者。

是的,尊重从来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而是靠我们去争取。那么急救医生如何赢得同行的认可和家属的尊重呢?我们就得搞好我们自己的专业。很多急救医生会问,我们还有专业?难道是搬运术?现在可以明确,我们的专业不是搬运,而是生命支持!

什么是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有什么不同吗?(尽管不完全等同,但道理是一样的) 那么有人就会问,急救医生是不是学会心肺复苏,会胸外按压加人工通气就可以了呢?

好吧,原谅我的故弄玄虚。生命支持说白了就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送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这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术、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处理、抗休克治疗、气道管理等等。如果一个急救医生心电图看得非常熟练,心肺复苏做得规范,心律失常的处理、气道管理等炉火纯青,就没有任何理由在院内医生面前抬不起头来。

事实上,院内很多住院部科室的医护人员,治疗专科疾病是他们的强项,但处理危重症比起急诊和急救医生就相形见绌。曾经见到一个消化科的副主任医师,面对突发室速的患者,吓得直哆嗦,慌忙地叫心内科会诊。如果我们将心电图诊断水平提升到心内科医生的水平,气道管理水平能和ICU一较高下,那我们有什么理由自卑呢?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只用做好自己的专业,不用因为我们不会外科手术、不会做心梗介入手术而自卑。医疗是经验性行业,只要接触的疾病多了,自然也会熟练。我们要清楚,我们同院内医生比起来,只不过是平台和岗位的不同,我们并不比他们差多少,没有必要自卑。要相信,只要我们有心,菜鸟一样能展翅翱翔蓝天。

当然,面对他们的一些错误,我们也没有必要笑话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对小医院医生咄咄逼人,面对大医院医生点头哈腰,那只是小人的嘴脸。虚心学习,潜心钻研,努力充实自己,当我们强大了,自然也就不卑不亢了。




17 78 4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