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肠道微生态协作组会议小结-杨云生教授

发布于 2016-04-27 · 浏览 5466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9 年零 1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微生态学组组长 杨云生

 

 肠道微生态研究 本次会议涉及肠道微生态的研究领域有微生态与疾病的关系,饮食、药物、益生菌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还有当前热门的粪微生态移植(FMT)等内容。关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方法,除早期的涂片、培养等,还有应用16s-rRNA 新一代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其基本流程为:找菌群和基因差异;功能分析。

 肠道微生态失衡诊疗规范化 由于现行临床诊断标准仍依赖于传统细菌学涂片及培养法,敏感性低、准确性差,而基于16S rRNA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虽突破了培养条件限制,但无法反映微生物群落的整体结构,缺乏统一、高效、可重复的标准,此 外微生态制剂的使用缺乏规范指导,缺乏客观有效的疗效评价方法,因此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诊疗规范化十分必要。

 FMT操作经验 南京医科大学二附院分享了FMT操作经验:(1)建议建立专用的实验室;(2)必须分开患者标本与捐赠粪 便标本处理空间,必须留存捐赠粪便标本长期保存供检测;(3)不推荐没有生物安全柜、没有麻醉、床旁操作的方法。

 FMT临床应用进展 FMT可应用于临床上多种疾病治疗,对CDI的治疗效果肯定,但其他疾病疗效报道差异大。西京消化病 医院关于FMT在顽固性便秘中的研究认为药物与粪菌移植治疗可明显改善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慢传输型、梗阻型 和混合型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对重度慢性便秘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外科手术治疗前,可考虑FMT。IBS患者有肠道菌 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胃肠道感染可能是IBS最显著的风险因素。

 FMT风险与规范化研究 FMT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有传播病原体的风险,其对移植受体的长期影响尚不得知。 FMT尚有诸多问题无法回答,其治疗机制不清楚、疗效及长期安全性有待大量的研究进行探索,因此FMT的临床研究必须严 谨,条件要严格,目前还不具备广泛开展Home-FMT治疗的条件。研究和建立我国及国际的FMT适应症、供体筛查标准等 十分迫切和必要!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466

回复1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