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专题】肾病综合征时如何利尿?

发布于 2014-12-16 · 浏览 2.2 万 · IP 辽宁辽宁
这个帖子发布于 10 年零 14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院子里不时会有人提出一些疑惑,比如:浮肿一定是容量超负荷吗?如果容量不足,该如何扩容?利尿困难时是否要输白蛋白?是否要输血浆?输白蛋白或血浆有哪些负面效应?利尿剂如何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上个月正好有幸在安贞医院习班上听谌贻璞教授讲过相关问题,谌教授不仅讲了很多临床实用的方法,而且提出了一些个人认为很重要并且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故整理出来与诸位分享,不喜轻喷。
一、判断容量
这个首先要弄清,同样是肾综,同样是高度浮肿,但可能是容量超负荷,也可能是容量不足,原因这里就不细说了。
如何判断容量?谌教授简单说了一下,我也没记全,这里结合个人的理解来谈谈。能监测CVP等客观、直接的指标当然很好,但很多时候难以实现,比较简单粗略的方法有:观察皮肤黏膜色泽、温度,心率、血压情况,颈静脉充盈情况,血HB、HCT,心胸比等等。还有一个具有肾科特色的方法,就是BUN与Scr之比,比值达到15~20:1以上提示可能存在容量不足。如果存在高容量状态,那就不适合扩容了,重点是调整利尿剂的用法及用量(见下文),无效时可以考虑单超脱水。如果考虑容量不足,则适合扩容基础上利尿。
二、关于扩容
临床常用扩容方法有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白蛋白及血浆。如何选择呢?
低分子右旋糖酐首选,因其不仅可以扩容,而且可以经肾滤过(分子量4000?),扩容同时发挥渗透性利尿作用,250~500ml,每周2~3次。只有当少尿(小于400ml/d)时不用,因少尿时低分子右旋糖酐可能会导致小管间质损害。而羟乙基淀粉由于分子量大(大于4万,不能经肾脏滤过),只能扩容,不能利尿,所以不适合用于肾科。
血浆?白蛋白?坚决反对!
先说血浆,不仅过敏与传染病的风险,而且资源紧缺、宝贵,你拿如此紧缺、宝贵的血浆来利尿,让献血者情何以堪(谌教授语)?不仅如此,谌教授还讲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临床发现,不少输过血浆的MCD患者,对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原因不明)!这不坑爹吗?!还可能引起利尿剂效果更差(原因不明)。看到这里,你还输血浆吗?——还输!还有很多人在输,包括我们,唉!
再说白蛋白,同样是资源紧缺,而且价格昂贵(有时还有假货呢)。更要命的是,输白蛋白后尿蛋白漏出更多(48h全部尿出),对小管间质损害更大,这里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蛋白超负荷肾病——又是一个坑爹的问题,大家还轻易输白蛋白吗?那么,白蛋白就不能输了么?也不是,如果存在少尿,低分子右旋糖酐不适合用,可以考虑短期、间断、少量应用白蛋白,联合利尿剂。
三、利尿剂的用法
1.持续给药
临床上最常用的袢利尿剂有时利尿效果也不好,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袢利尿剂存在‘利钠后的钠潴留’的问题,可能与袢利尿剂作用过后肾小管反跳性钠重吸收增加有关,因此建议持续给药,可以先静推20~40mg呋塞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亦可)的负荷量,再续以60~150mg静脉泵入,维持12小时以上,每日总量不超过200mg,超过此剂量利尿效果不会增加。不仅如此,大剂量利尿剂还会引起RAS兴奋,后者本身会引起水钠潴留,还会引起血压升高,这就过犹不及了,所以过去那种每天600甚至1000mg呋塞米大剂量给药的方法是不对的。
2.联合用药:作用于近端小管与远端小管的药物联合应用
袢利尿剂抑制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钠、氯的重吸收,近端小管钠重吸收减少,则远端小管钠浓度相应增加,此处钠重吸收也会相应增加,此时,加用作用于远端小管、集合管的药物,如氢氯噻嗪或螺内酯,效果可能会更好。
3.利水药——托伐普坦
托伐普坦是选择性血管加压素II型受体(简称为V2受体)拮抗剂,抑制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该药只排水不排钠,适宜于伴有高容量同时存在低钠血症的患者。
四、CRRT与单纯超滤
这是肾科的法宝。一般来讲,单超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但价廉,适于普通患者;CRRT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但费用高,适于复杂、危重患者。另有报道说CRRT可清除血浆中的循环因子(Circulating factor),对于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部分肾综患者,行CRRT治疗后疗效改观,尚无定论。


















最后编辑于 2018-11-26 · 浏览 2.2 万

58 774 7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