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不孕因素如何助孕?一例34岁盆腔粘连合并内异症女性的IVF策略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及宫腔病变常叠加存在,不仅破坏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更可能损害卵子质量、干扰胚胎发育并降低内膜容受性,从而导致妊娠率显著下降。尽管辅助生殖技术不断进步,但如何为此类病理背景复杂的患者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方案,仍是临床实践的核心挑战。本文报道一例34岁,合并多重不孕因素的患者,通过宫腹腔镜手术干预联合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的综合管理策略,最终成功实现足月妊娠与健康分娩。本案例旨在系统阐述其诊疗思路与管理路径,为类似复杂情况患者的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借鉴。
病例简析
女性患者,34 岁,G0P0。夫妻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 1 年。2024 年 5 月行宫腹腔镜+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出院诊断为:「1、子宫内膜异位症 III期;2、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盆腔粘连;3、子宫内膜息肉」。术后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1个疗程。2024 年 10 月行宫腔镜检查,病检示:(宫腔)子宫内膜息肉,增殖期图像子宫内膜,CD138(-)。予多西环素治疗。男方精液检查未见异常,要求试管婴儿助孕。
病例概况
• 基本病史
√ 女方,34 岁,身高 160 cm,体重 60 kg,BMI 23.4 kg/m2。婚后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 1 年余。2024 年 5 月行宫腹腔镜+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出院诊断为「1、子宫内膜异位症 III期 2、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盆腔粘连 3、子宫内膜息肉」。术后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1个疗程。因多次B超提示内膜回声不均,于 2024 年 10 月行宫腔镜检查,病检示:(宫腔)子宫内膜息肉,增殖期图像子宫内膜,CD138(-)。予多西环素治疗。
√ 男方精液检查正常,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 入院诊断
√ 女方:1、原发性不孕症,2、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盆腔粘连,4、双侧慢性输卵管炎,5、子宫内膜异位症 III 期
√ 男方:原发性不育症
• 基础情况
女方:
√ FSH:5.43 mIU/mL
√ LH:3.27 mIU/mL
√ E2:31 pg/mL
√ P:0.19 ng/mL
√ PRL:15 ng/mL
√ T:31.23 ng/dL
√ AMH:4.32 ng/mL
男方:
√ FSH:1.51 mIU/mL
√ LH:3.27 mIU/mL
√ PRL:24.17 ng/mL
√ T:2.66 ng/dL
√ 染色体:46,XY
• 其他情况
√ 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
√ 妇科检查及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2024年5月行宫腹腔镜+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术中见:双侧输卵管均扭曲稍增粗,伞端与同侧卵巢、盆侧壁粘连,右侧卵巢囊性增大约5cm×4cm×3cm,宫腔镜见宫腔形态规则,内膜增厚,部分呈息肉状凸出,双侧输卵管开口可见。病理:1.(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2.(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符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出院诊断:1、子宫内膜异位症 III期 2、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盆腔粘连 3、子宫内膜息肉。术后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1个疗程。
√ 2024年10月行宫腔镜检查,术中见宫腔形态正常,内膜稍薄,可见弥漫性息肉样增生,表面光滑,潮红水肿,未见明显异形血管。术后病检示:(宫腔)子宫内膜息肉,增殖期图像子宫内膜,CD138(-)。予多西环素治疗。
√ 三维 B 超示:宫体三经线 53mm×55mm×46 mm,内膜厚 9.6 mm,B 型,双侧窦卵泡约 15 枚。
√ 余 ART 助孕前检查无特殊情况。
√ 月经史:13 岁初潮,6~7 天/30 天,量中,无痛经。
√ 婚育史:2023 年 2 月初婚,G0P0。
• COS方案:卵泡期长方案(2024年11月)
√ 激动剂降调节:周期前1个月
√ Gn起始剂量: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150 IU
√ Gn天数:9 天
√ 其他: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 75 IU×5 天
√ 获卵:14 枚
√ 获胚:受精 9 枚,D3 优质胚胎 5 枚,冷冻3枚,培养形成囊胚 1 枚。
√ 移植:移植囊胚1枚(4BB)。
√ 妊娠结局:宫内妊娠。2025-08-15足月剖宫产一子,体健。
表1 卵巢刺激过程

表2 胚胎培养及处理记录

病例小结
治疗回顾
本病例中患者选择早卵泡期长方案,Gn 启动为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150 IU,应用 4 天后,添加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 75 IU,联合应用 4 天。获卵 14 枚,受精 9 枚,D3 优质胚胎 5 枚,冷冻3枚,培养形成囊胚(3-4BB)1 枚并移植。最终获得宫内妊娠,足月生产。
治疗心得
本病例患者助孕前进行宫腹腔镜手术,以改善盆腔及宫腔环境,为防止内膜息肉复发,术后宜尽早尝试受孕。对于合并内异症的患者,卵泡期长方案具有多重优势,可抑制病灶活动、预防早发LH峰、促进卵泡群同步化,并改善卵子质量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促排过程中,FSH是促进卵泡募集的关键,选择纯度更高、生物利用度更佳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有助于在有效促进卵泡发育的同时减少Gn总剂量,从而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风险。此外,适度补充外源性LH,不仅能够优化卵母细胞质量、促进雌激素合成,还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最终提高妊娠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