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小儿惊厥的紧急评估与系统处理策略

骨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09-26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405 浏览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发作时患儿可能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及时、规范的抢救与处理对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以下基于临床指南和实践,系统介绍惊厥患儿的处理流程。

一、生命体征评估与支持:立即响应,分秒必争

1. 监测与评估

惊厥患儿的第一步处理永远是快速评估生命体征,确保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对于反复发作或持续状态(惊厥持续>5分钟)的患儿,需持续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定期测量血压与体温,以便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发绀或休克等危重情况。

2. 气道与呼吸管理

  • 体位与清理:立即让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裤带,迅速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误吸。
  • 防舌咬伤:牙关紧闭者,可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上下臼齿之间,避免舌咬伤;必要时使用舌钳拉出舌头,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
  • 氧疗与通气:确保气道通畅后积极给氧,若出现呼吸抑制或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需及时气管插管并予以机械通气。

3. 循环与通路建立

  • 静脉通道: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为镇静药物输注提供保障,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
  • 循环支持:惊厥初期常伴一过性血压和心率升高,通常无需处理;若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或灌注不良,需警惕缺氧,积极改善氧合。持续低血压者需快速输注生理盐水(20ml/kg),必要时持续泵注血管加压药(如肾上腺素)。

二、镇静止惊:分级用药,阻断发作

惊厥若不能自行缓解,需按步骤使用抗惊厥药物:

  1. 第一步:首选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快速静脉注射;
  2. 第二步:若2次苯二氮䓬类用药后惊厥仍持续,需加用长效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
  3. 第三步:若发作持续超过40分钟,需启用二线抗癫痫药物,并准备持续输注咪达唑仑。此阶段患儿需转入ICU,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支持。

三、体温控制:合理降温,避免过度治疗

发热是小儿热性惊厥的常见诱因,但退热治疗以缓解不适为主,不能预防惊厥复发。

  • 物理降温:鼓励饮水,辅以温水擦浴;
  • 药物降温:对高热不适者,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不推荐两药交替使用,以免增加肝肾毒性风险。

四、颅压管理:识别危象,积极降颅压

若患儿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改变、视乳头水肿(急性期可能阴性)、库欣三联征(高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颅压增高表现,需紧急处理:

  • 脱水治疗:快速静滴20%甘露醇(1~2g/kg),必要时6小时后重复;
  • 辅助用药:联合地塞米松、利尿剂降低颅压;
  • 病因治疗:积极控制感染(如抗生素)、纠正酸中毒,并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结语

小儿惊厥的抢救强调时效性与系统性,从气道管理、镇静给药到病因干预,需团队协作、流程清晰。尤其需注意:退热药不能预防惊厥复发,而持续状态需尽早升级治疗并做好呼吸支持。通过规范化的阶梯处理,多数患儿可转危为安,最大程度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抢救措施需在医师指导下实施。
小儿惊厥 (4)
回复2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